《BMC》发文:精子中的生物标记物可能与后代自闭症相关
自闭症(ASD)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性精神障碍,又称婴儿孤独症。过去曾经认为,其病因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然而,最近《BMC》发布的一项研究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指出可能在精子中就已经存在导致后代患有自闭症的基因。这是一项由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带来的题为 “Sperm DNA methylation epimutation biomarker for
微管蛋白糖基化控制精子运动机制
2021年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每个真核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骨架。微管是由一种叫做微管蛋白的蛋白组成的小管,是细胞骨架的一部分。纤毛和鞭毛,是我们身体中大多数细胞中伸出的天线状结构,含有许多微管。鞭毛的一个例子是精子的尾巴,它是雄性生育的重要条件,因而也是有性繁殖的重要条件。鞭毛必须以非常精确和协调的方式跳动,才能使精子逐步游动。如果
一大类哺乳动物基因在将相邻精子连接在一起的细胞质桥上并不完全共享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对包括小鼠、猕猴和男性在内的生物体精子的新研究,一大类哺乳动物基因在整个精子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并非完全共享。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睾丸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往往相对于其他所有组织表现出异常。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14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Widespread haploid-biase
Andrology:摄入诸如核桃、榛子等多种坚果会改变男性精子DNA的功能 有望改善男性生育力
2020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很多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往往与精子质量下降直接相关,而饮食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的最合理的因素之一;此外,多项研究还发现特殊精子DNA甲基化特性的改变或与男性精液质量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研究人员进行随机临床试验(RCT)来评估饮食对精子DNA功能改变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n
Hum Reprod:精子生物标记物有助于预测生育率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在精子线粒体DNA中鉴定了一种单指标生物标志物,该标志物可预测男性生殖健康和妊娠成功率。
移植精原干细胞可恢复绝育的雄性动物产生精子的能力
2020年9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选择性育种和人工授精是产生具有理想性状的农业动物的基础方法。不过,在一项新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犹他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称为代育父系(surrogate sire)的技术,具体而言就是先对雄性动物进行绝育,然后进行干细胞移植,从而产生遗传上符合要求的供者的
一篇Nature+两篇Cell子刊:揭示DNA重组驱动精子和卵子分裂的分子机制 或有望攻克人类不孕不育等多种疾病!
2020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当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人类遗传学,当机体通过一种称之为减数分裂的特殊细胞分裂方式产生精子或卵子时,我们的DNA就会已一种无限、不可预测的组合进行混合匹配;随后,只要两种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其就会结合最后孕育出胚胎
PRSB:女性的卵子或更偏爱某些男性的精子 有望揭示人类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
2020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的卵细胞会利用化学信号来吸引精子,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卵细胞或能利用这些特殊的化学信号来选择精子,不同女性的卵细胞会吸引不同男性的精子,而这并不一定是其伴侣。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