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发布!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中国科学院 2021年8月1日 共191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评审,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1、性别统计:男性32人,女性4人,男性占比为88.89%;2、年龄统计:年龄最大的是66岁,最小的是43岁,平均
精鼎医药携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立临床开发创新合作:以患者为中心,提升临床试验的可及性和效率
2021年8月4日,精鼎医药(Parexel),一家领先的、致力于开发和提供创新疗法,以改善人类健康的跨国临床研究组织(CRO),今日宣布将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一项创新合作,旨在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和分散式临床试验模式。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开展定量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提升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体验。
中国科学院医学光学专家王贻坤研究员,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公司NyquistData深度对话
2021年 7月 20日,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公司 Nyquist Data奈数科技的创始人 MichelleWu, 武丹女士,特邀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中心副主任王贻坤博士,进行深入的访谈与对话。王贻坤博士,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 STS重点项目等项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课题组揭示选择性自噬通过降解TBK1维持免疫平衡的新机制
固有免疫是宿主防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感染病毒后,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的DNA或RNA,从而快速启动固有免疫和抗病毒反应,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有效清除入侵的病毒。在感知危险信号后,调控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关键激酶TBK1(TANK-binding kinase 1)被激活,并进一步磷酸化转录因子IRF3,使其入核,诱导下游干扰素的产生。TB
康乐、陈列平、刘如谦等7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的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7位入选的华人科学家中,有6位科学家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此次入选的华裔科学家包括:国际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当代肿瘤免疫治疗先驱、耶鲁大学免疫学家
智飞生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重组新冠疫苗获紧急使用批准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智飞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获得批准,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据悉,该疫苗已于去年10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全程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符合亚单位疫苗不良反应
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召开
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成立65周年之际,召开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勇出席会议。余艳红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精神引领下,在党和国家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制出玉米全基因组SNP芯片Maize6H-60K
11月22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子检测团队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IF=6.141)在线发表题为“New resources for genetic studies in maize (Zea mays L.): a genome-wide Maize6H-60K SN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