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型人工智能工具模拟蛋白质动力学,助力药物发现和蛋白质研究

BioEmu将超过200毫秒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数据相结合,以接近实验的精度预测结构集合和热力学性质。

2025-07-22

科学家成功解码手部运动“神经地图”

这一发现为理解大脑如何控制运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为脑机接口设计和机器人运动控制带来重要启发。

2025-04-26

神经病学年鉴》:早期逆境加速女性大脑衰老,并与晚年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早期生活压力加剧了神经结构和认知的随时间衰老进程,ELS严重程度与年龄对血清NfL、GFAP浓度、总体和皮层下灰质体积、第三脑室容积及认知障碍产生了显著的非线性交互作用。

2025-04-01

神经元》: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新发现1164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脊液蛋白,并构建出精准区分AD患者与健康人的预测模型!

研究运用机器学习开发了一种高准确性的AD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可以精准区分AD患者与健康个体,并预测AD生物标志物阴性个体(即没有Aβ也没有tau蛋白聚集)未来进展为AD的风险。

2025-04-07

攻克“不可成药”,David Baker团队中国博后利用AI从头设计蛋白,靶向内在无序蛋白,解锁治疗靶点

这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采用了两种互补的设计策略,这两种策略基于氨基酸序列,而无需蛋白结构信息,因此,有助于在大量新的治疗靶点上实现高度通用的药物发现。

2025-07-20

会“变身”的弹性蛋白纳米粒,打破细胞递送壁垒,蛋白、核酸一网打尽

研究表明,ENTER系统不仅能在体外将蛋白质、siRNA、mRNA和基因编辑工具高效、低毒地递送进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关键的原代细胞,甚至在活体动物(小鼠肺部)中也成功实现了基因编辑!

2025-05-23

Science:调节黏连蛋白轨迹可以使得Pcdhα基因簇在不同神经元中差异表达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多个增强子、边界序列元件、基因组位置、黏连蛋白动态和表观遗传沉默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调节的机制,这些机制可促进或克服体内 Pcdhα 基因固有的基因组距离选择。

2024-08-01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研究发现,脑内浸润的ILC2可以促进卒中后的神经发生。从机制上说,脑ILC2通过分泌双调蛋白(Areg)增强神经干细胞和祖细胞(NSPC)的增殖,从而促进卒中后的神经发生和神经元恢复。

2025-04-19

FASEB J:揭示生物钟调节机体炎症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LRP3炎性小体的生物钟时间或许依赖于机体线粒体的功能,并能通过昼夜节律基因Bmal1来进行驱动。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