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多种族社会更容易产生群体免疫

在迅速传播的冠状病毒大流行中,大多数人群将在实现群体免疫。何时达到此阈值的估计通常基于假设人口中所有个体都相同的模型。德国累斯顿马克斯·普朗克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模型来证明,如果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则可以在较低的阈值下实现群体免疫。

2020-11-01

声调低沉的阳刚男性更容易发生不忠行为,且在恋爱关系中投入更少!

2020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的声音是在喉部产生并由喉上的声带所传导发出的,声音的基频(F0,基本频率,fundamental frequency)是由喉部声带的振动所产生的,而声道的共振频率则会产生共振峰(formants);声源的滤波模型推测,F0和共振峰在解剖学和功能上是互相独立的,其是两个重要的声学参数,在传统上被研究作为

2020-10-24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社会办医再上台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20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协会各分支机构、各地方协会支持,看医界传媒承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20年会”在上海隆重举办。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原卫生部副部长、协会顾问殷大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哲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协会副会长梅长

2020-10-27

小胶质细胞或能有效调节大脑中神经元的功能和行为

2020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大脑中扮演清道夫角色帮助清理死亡细胞的免疫细胞,或在小鼠和人类机体行为的调节上也扮演着关键角色,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上,这种特殊的清道夫细胞名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其能保护大脑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不受异常激活的影响,本文研

2020-10-11

研究揭秘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是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介形虫双瓣壳化石,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期,中国、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发现一亿年前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介形虫是自奥陶纪以来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其大小通

2020-10-01

PNAS:懂得分享——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密码!

近日,发表在《 PNA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懂得分享的人的寿命往往更长。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Fanny Kluge和Tobias Vogt发现,一个社会的慷慨与其成员的平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进而得出结论:社会成员在资源上相互支持使他们的寿命更长。

2020-09-12

J Neurosci:研究揭示挠痒行为背后的神经学原理

根据《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最近发表的基于老鼠模型的研究,对皮肤进行摩擦可以有效激活脊髓神经中的止痒信号途径。

2020-09-08

唐本忠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了具有可逆融合-分裂行为的人工外泌体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外囊泡(EV)的一种主要类型,是直径为30至150 nm的纳米大小的膜结构,大多数细胞都会分泌外泌体。许多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转移不同的货物(包括蛋白质、DNA、miRNA、lncRNA、circRNA,以及mRNA)参与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的细胞间通讯。细胞间通讯过程中通常涉及一个细胞释放新囊泡的分裂过程和另一个

2020-09-02

研究发现狨猴家庭中有幼崽会促进狨猴利他行为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九亭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龚能团队与梁智锋研究组在Current Biology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家庭中有婴儿促进狨猴利他行为》。该研究通过新建一种客观评价狨猴利他行为的实验范式,结合清醒狨猴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发现有婴儿的狨猴

2020-08-25

揭秘基因突变修饰自闭症患者社会行为的分子机制!

2020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遗传改变与自闭症相关的社会障碍之间的新型关联,即一种名为神经连接蛋白3(neuroligin-3)基因突变会降低机体催产素的作用;文章中,研究者报道了一种疗法或能促使自闭症患者的社会行为正常化,如今他们已经在动物模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