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催产素可通过脑内投射纤维影响情感行为
Neuron杂志在线发表浙江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合作成果“Reconstruction of the Hypothalamo-Neurohypophysial System and Functional Dissection of Magnocellular Oxytocin Neurons in the Brain”。科研团队解析了下丘脑-神
研究揭示野生大熊猫滚马粪行为分子机制
在自然界中,野生哺乳动物通常对同域分布的其它物种粪便表现出回避行为,如捕食者粪便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是猎物的重要化学警报信号。对其它物种的粪便表现出吸引或利用的现象,在哺乳动物中较为罕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团队经过长期的野外观察总结发现,马粪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具有较强吸引力。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会被其遇到的新
2020智慧监管创新大会共话监管 基石药业获“2020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奖”殊荣
近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2020智慧监管创新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大会以“智领科技 创享未来”为主题,行业大咖和监管专家云集,论道智慧监管。作为面向药品智慧监管与健康产业发展的盛会,智慧监管创新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见证了我国药品智慧监管行动计划诞生和推进的关键节点。2020年,医药行业智慧实践迭出、监管手段升级,智慧监管创新大会三度起航,政企代表将真诚
在社会昆虫上发现传播性追逐威慑信号
追逐威慑信号(Pursuit-deterrence signal)是动物在面对捕食者攻击时的一种防御策略,猎物通过展示一些令捕食者害怕的造型、图纹和准备进攻的姿态,以达到吓退捕食者的目的。只有当追逐威慑信号诚实地表明猎物有能力逃跑或自卫时,这种信号才会进化。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的代表,蜂群成员之间高效的报警交流是增强群体防御的关键。当胡蜂靠近东方蜜蜂
利用计算分子物理学模拟蛋白行为,有助于遏制新冠疫情
2020年12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蛋白的秘密生活---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与什么相互作用,让它们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此外,取得新发现的速度正在加快。第一个三维蛋白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如今,蛋白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是一个全球大生物分子三维结构的信息库,拥有数十万种
Nat Commun:关键脂肪酸缺乏如何影响后代的行为?
Omega-3脂肪酸对人体尤其是大脑发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Omega-3脂肪酸无法由人体合成,必须由饮食提供。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INRAE和波尔多大学的科学家与INSERM,加拿大的Laval和Toronto大学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哈佛大学,巴斯克基金会等)合作,重点研究了孕期和哺乳期饮食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对后代的发展。因此,他们首次在小鼠中证明了母亲体
社会环境因素与精神疾病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社会经济条件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较差的社会经济条件往往和不良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环境对精神健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其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Townsend剥夺指数是一个用于衡量人群社会经济环境的指标,不同于收入这个常用的经济指标,Townsend剥夺指数更多地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水平。为了明确社会经济环境
Nat Human Behavior: 研究揭示人们做出行为的大脑决定机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emory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已经提供了清晰的视觉证据,证明了大脑的腹侧纹状体负责在人们决策过程中权衡成本与收益。
科学家揭示在生命早期建立的健康饮食行为,可以在老年时改善健康并延长寿命
我们如何才能在年老体迈时保持健康和尽可能延长寿命?现在,研究衰老的科学家们已经给出了简单的答案:少吃点儿!的确,经验与科学实验都告诉我们,成年期的饮食限制可以延长寿命,改善不同物种的代谢健康。但什么时候开始改变饮食才能收获这种终生的益处呢?近日,Nature 子刊 Nature Metabolism 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
Nat Microbiol:两种处于竞争地位的特殊信号分子或能互相协作控制细菌的生长和行为机制
2020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两种信号分子或能控制细菌的生长和行为。细菌被认为是真正的生存专家,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能够产生快速的适应性反应,而这是基于两种互相竞争的信号分子,作为新陈代谢控制的阴阳两面,其能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