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揭示二甲双胍抑制KRAS突变转移结直肠癌的机制!

2020年6月日讯 /生物谷BIOON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联合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治疗,生存率并不好。尤其是KRAS突变的CRC患者靶向治疗选择有限,总体生存率较差。在许多研究中,二甲双胍被报道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但其治疗活性存在差异和争议。令人振奋的是,近日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使

2020-06-16

bioRxiv:基因突变会增加新冠病毒的传染么?

2020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研究,目前在SARS-CoV-2病毒中记录的突变似乎都没有增加其传播能力。关于来自75个国家的1.5万多名COVID-19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分析的结果已作为预印本在bioRxiv上发表,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这一发现基于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感染、遗传学与进化》(Infection, Gen

2020-05-28

英国科学家: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突变更具传染 大多数常见突变是中性的

根据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研究,目前在SARS-CoV-2病毒中记录的突变似乎都没有增加其传播能力。来自75个国家的1.5万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分析已发表在预印本bioRxiv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这一发现基于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感染、遗传学与进化》杂志上的一项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该研究描述了SARS-CoV-2基因组中出现的多样性模式。SARS-

2020-05-27

研究发现第三代FLT3-ITD突变选择激酶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青松课题组和刘静课题组在针对FLT3-ITD突变选择性的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成药性良好的第三代抑制剂CHMFL-FLT3-362。目前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Haematologica。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由于髓性细胞通过克隆、增殖、异常分化等方式快速渗透至骨髓、血液和其他

2020-05-16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突变

 4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布了未经同行审议的新论文。论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能够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有必要把这些突变纳入考虑。论文重点结论:新冠病毒株的变异和多样性或被大大低估。不同变异毒株在细胞病变效应和病毒载量方面差异可达270倍。一种三核苷酸突变能大大增强病毒的复制速率和致病能

2020-04-22

李兰娟团队:SARS-CoV-2出现可改变其致病突变,体外感染最大显示270倍差异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22日早上6时38分,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已超256万,死亡病例达176926例。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发生变异,至于这种变异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4月20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发布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未经同行评审)上的

2020-04-23

Nat Commun:自身的免疫细胞竟然会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

2020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的一种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应对全身炎症时可以调节大脑保护屏障的通透性。在炎症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最初保护屏障的完整性,但随后它们可以逆转其行为并增加屏障的通透性。血脑屏障是一层细胞,它覆盖着大脑中的血管上,调节血液分子进入大脑。在一些神经和精神疾病中观察到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即分子

2020-03-03

小野制药Braftovi三药方案在日本提交申请,治疗BRAF V600E突变转移患者!

2020年03月07日讯 /生物谷BIOON/ --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近日宣布,已在日本提交了靶向抗癌药Braftovi(binimetinib,50mg胶囊;是一种MEK抑制剂)与Mektovi(encorafenib,15mg片剂;是一种BRAF抑制剂)联合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单抗,一种抗人EGFR单抗

2020-03-07

Dev Cell:神经元突变如何破坏大脑连接

轴突是神经元的长线状延伸,能够向其他脑细胞发送电信号。由于轴突连接,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可以完成所有必要的任务。在我们出生之前,轴突已经在整个灰质区域中生长,并随着大脑的发育而正确地连接。 近日,UNC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了因连接错误导致罕见神经发育异常状况的原因。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