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耶鲁科学家找到SARS-CoV-2损害神经系统新证据

  神经症状是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相对常见的后遗症,约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COVID-19)幸存者存在持续认知障碍。通常,这种障碍更多出现在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COVID-19患者。但最近的数据表明,即使仅有轻度症状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持久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如注意力、集中力、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受损、焦虑、抑郁、

2022-01-24

JBC:科学家能在负责杀灭细胞的酶类祖先中寻找新型癌症疗法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类负责杀死细胞的酶类的祖先,这些酶类被称之为效应半胱天冬酶(caspases),其能提供揭示细胞死亡的过程以及如何在疾病状态下对其进行操控的相关见解。

2022-01-17

Biomaterials: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水凝胶支架 或能在机体脊髓损伤后帮助促进神经再生!

来自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支架,其能在机体发生脊髓损伤后有效调节免疫微环境,并减少二次损伤的效应。

2022-01-20

Nature:科学家评估哺乳动物的癌症风险

  癌症是后生动物普遍存在的疾病,对体积大、寿命长的生物体可能影响更大,因为它们具有更多的细胞分裂数量,这会增加体细胞突变的可能性。但“佩托悖论”(Peto‘s Paradox)表明,在不同物种之间明显缺乏这样的联系。然而,由于难以评估非模式生物的癌症风险,因此“佩托悖论”没有明确的经验证据支持。近日,来自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哺乳

2022-01-05

科学》:癌症患者千万不要乱补益生菌!科学家发现,低膳食纤维与益生菌补充可能导致免疫治疗效力受损

 膳食纤维搭配益生菌,奇点糕就想问问是谁的减肥DNA又动了!我们都知道膳食纤维和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肠胃蠕动与营养吸收,之前奇点糕也跟大家一起见证过膳食纤维降血压、利认知、助免疫等强大功能,但是,同为肠菌调节器的益生菌,好像还没仔细研究过……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Jennifer A. Wargo和Carrie R

2022-01-11

Nature:科学家发现疱疹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属致病性人类α疱疹病毒,能引起龈口炎、角膜结膜、脑炎、生殖系统感染以及新生儿感染等多种疾病。HSV包括2个血清型:I型(HSV-1)和II型(HSV-2),HSV-1主要引起口唇及颜面、腰部以上的部位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50岁以下人群中感染HSV-1者达37亿。

2022-01-05

科学家跨近200物种探索癌症发病奥秘,发现癌症死亡率与饮食有关,肉食性动物风险最高

这世界上,并不只有人类这一种动物会得癌症。但是不同的物种之间,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率差别其实是很大的,比如说裸鼹鼠这种神奇的动物,就几乎不会得癌症(然后还超级抗衰老)。为什么有些动物特别抗癌?我们能不能搞清楚它们的抗癌秘诀,然后学上一学?近期,蒙彼利埃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们研究了191种动物的疾病数据,发现动物因癌症死亡的风险与物种的体型和寿命

2022-01-08

PNAS:科学家开发出能预测癌症患者对药物产生反应的新方法—TRANSACT

来自荷兰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算法来预测患者对抗癌药物所产生的反应,这或许就能帮助研究人员迅速确定一些药物是否会对特定患者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即使是像化疗这样通常难以预测反应的复杂药物等。

2022-01-07

Nature:科学家发现人脑皮层前体细胞可产生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

  人脑皮层前体细胞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可产生兴奋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但能否产生抑制性神经元仍不清楚。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Individual human cortical progenitors can produce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neurons”的文

2022-01-06

科学家发现个体对自我感知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模糊的神经机制

  人体感知的基本原理是,当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增加时,观察者对物体的感知会以对数的形式进行压缩(如不能区分开多个物体),使物体难以区分,这个基本原则也适用于自我意识。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个体对自我的感知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模糊的行为学和神经学证据。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NAS》上,题为:Temporal self-compr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