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TM:中国科学家新发现!神经酰胺合成酶2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神经酰胺合成酶2(CerS2,Ceramide synthases 2)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停滞缺失2(Mad2)的表达在维持肝脏染色体多倍体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2-02-27

科学家揭示了一种癌症驱动模式和一种精确医学方法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选择性地靶向特定肿瘤或肿瘤类型的癌基因或肿瘤抑制通路的能力已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绝大多数驱动突变直接激活同一通路中的致癌信号。因此,仍然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尚未证明的对生物靶向治疗有效的致癌机制。

2022-02-15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大肠杆菌会往肠细胞中注射新型毒素,破坏肠细胞DNA,促进癌症的发生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Fangyi Wan教授及其团队,在著名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肠道中的黏附型致病菌可以通过其3型分泌系统(T3SS)与肠上皮细胞连接,并注入基因毒素(genotoxin)UshA破坏宿主肠上皮细胞中的DNA,导致细胞癌变以及肠癌的发生。每个人的肠道里免不了会有

2022-02-24

Cell:科学家揭示腹侧脊髓小脑束神经元对哺乳动物运动的控制机制

  运动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一种复杂行为。脊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被称为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脊柱间神经元,其产生的活动负责屈肌和伸肌以及身体左右两侧的交替。目前,尚不清楚是多种还是单一的神经元类型负责控制哺乳动物的运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腹侧脊髓小脑束神经元(VSCT)对哺乳动物运动的控制机制。该研究成果《Cell》上发表,题

2022-02-16

Cell Reports:科学家发现小胶质细胞在出生后早期可通过GABA感知神经元活动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巨噬细胞,表达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神经元活动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或释放GABA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中GABAB受体及其通路,可能调节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网络发育中的活动。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上,题为Microglia sen

2022-02-12

神经系统或受损伤系新冠后遗症 科学家提供新证据!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感染的幸存者经常出现挥之不去的神经症状,包括注意力、专注力、信息处理速度和记忆障碍。

2022-02-08

PLoS Biol:科学家在三种不同的神经波中揭示嗅觉处理的过程

2022年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神经元振荡的研究对视觉、听觉和机体感觉机制的理解非常重要,然而,科学家们对人类嗅觉系统的研究往往相对滞后,因此,科学家们对人类嗅觉系统的电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刺激所驱动的高频振荡是否在气味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题为“Smell-i

2022-02-09

JAMA Oncology:科学家开发远程加热、磁性引导热种子的癌症新疗法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肿瘤学》(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上升至1000万,新发病例数跃升至2300多万。与2010年比,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了20.9%和26.3%。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健康杀手,同时,这也给了癌症治疗领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

2022-02-05

Cell Rep: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的DNA修复机制 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癌症神经变性疾病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DNA修复机制,其或有望为癌症和神经变性疾病研究提供潜在的治疗性靶点。

2022-01-29

Neuron:我国科学家发现重复刻板行为的脑-脊髓神经环路

  自我梳理是人和动物清除自身体表异物(例如污垢)的本能重复刻板行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病理性重复刻板行为被认为是发现自闭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发病机理的窗口。然而,大脑与脊髓之间如何协同引发重复刻板行为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近日,我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在神经科学刊物《Neuron》杂志发表题为“A brain-to-spin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