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 Psychiatry揭示:OSA患者的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失调与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本研究揭示了OSA患者昼夜节律基因失调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特别是PER1基因表达可能是抑郁症预测的重要指标。
2024-10-16
研究发现,鱼这么吃,或延长寿命,大幅降低全因死亡、癌症死亡风险
对全因死亡分析发现,与不吃小鱼的人相比,每月摄入1-3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2%,每周摄入1-2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8%,每周摄入超过3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1%。
2024-06-21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刘婷/方东/黄俊团队发现与BRCA1/2合成致死的新通路,为癌症治疗带来新靶点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 MSANTD4 在复制叉稳定性维持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复制叉稳定性维持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1-18
默沙东PD-1抑制剂再获FDA批准,一线治疗晚期癌症
2024-06-18,FDA批准默沙东(MSD)PD-1抑制剂Keytruda(pembrolizumab)与卡铂和紫杉醇联用,随后单药Keytruda治疗,用于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成人患者。
2024-06-27
Nat Nanotechnol: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聚合物泡囊 有望加速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开发
研究人员重点开发了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所组成的纳米颗粒(称之为聚合物泡囊),在实验室中,他们能根据聚合物泡囊的功效对其不同突变体的行为进行详细分类。
2024-08-14
《癌症通讯》:重庆医科大学团队揭秘,乳腺癌偏好肺转移,原来是肺基质成纤维细胞在召唤!
这项研究描绘了乳腺癌肺转移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亚型,揭示MFs及其表达的TDO2是肺部“吸引”游离乳腺癌细胞的罪魁祸首,或成为针对性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有效靶点。
2024-09-09
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团队:发现癌症治疗新途径
7月23日,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WTAP
2024-07-29
粘多糖症相关溶酶体乙酰转移酶的跨膜催化机制
该工作解析了以二聚化的形式存在的HGSNAT。HGSNAT整体形状类似大写字母“M”,是全新的折叠结构。研究发现,HGSNAT的跨膜螺旋形成亲水性的跨膜通道。
2024-06-06
Cell三篇齐发:揭开LAG-3与PD-1协同驱动T细胞耗竭机制,同时靶向可改善癌症治疗效果
这三项研究共同提供了PD-1和LAG-3单独或联合作用的机制见解,强调了进一步临床开发的机会。
2024-08-20
Immun & Ag:科学家识别出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相关的独特中性粒细胞类型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独特的CCRL2阳性中性粒细胞簇,其能在阿尔兹海默病小鼠的外周血中发生特异性地富集。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