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团队发现,Akk菌代谢产物有望阻止高度近视进展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结果表明,Akkermansia与高度近视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Akkermansia作为保护因子,其定植丰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2024-09-12
Cell:一种起源自转座子的IFNAR2蛋白变体调节着人类干扰素信号传导,可能解释着为何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病原体感染产生不同的反应
表达异常高水平IFNAR2变体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严重感染,而表达低水平IFNAR2变体的人可能患有慢性炎症、牛皮癣或肠易激综合征等自身免疫问题,或者长新冠(Long COVID)。
2024-12-21
Science:多样化的肠道细菌群落通过营养阻断来抵御有害健康的病原菌
人体肠道内有数百种不同的细菌,它们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gut microbiome)。它们对健康的一大益处是保护肠道免受病原菌(致病微生物)的入侵,这些病原菌可能会引起有害的感染。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
2023-12-31
研究揭示潜伏在临床敏感菌中的沉默型NDM-1耐药基因
沉默blaNDM-1耐药基因并非完全失活,只是通过敏感的药敏表型将自身隐藏起来,并可通过介导抗生素耐受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失败。
2024-08-20
EPMA J:乳酸菌科介导的眼-脑-肠轴对高度近视相关焦虑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高度近视与焦虑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这种关系有20.3%由肠道微生物群中的乳杆菌科介导,提示高度近视与抑郁可能存在潜在联系。
2024-12-18
Gut Microbes:揭示特殊肠道菌群在机体孕酮代谢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不育症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害芽胞梭菌或能作为服用孕酮的女性机体对孕酮产生耐受的一种原因。
2025-02-06
Nature子刊:苏建忠/陈卫华团队开发单细胞水平遗传算法,揭示宿主遗传-肠道菌群-细胞类型的内在关联
scBPS 能够将细胞群与其相互作用的肠道微生物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图谱绘制。
2025-04-13
eBioMedicine:新研究发现导致肺炎克雷伯菌成为破坏性的超级细菌的潜在罪魁祸首
这些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pVir 是将典型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基本毒力潜能转变为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观察到的毒力潜能的主要遗传决定因素。
2024-09-24
《科学》:菌多力量大!科学家找到高多样性菌群抵抗病原体入侵机制,靠多种优势菌和病原菌抢营养
肠道微生物可算是我们人体内第一“万事通”,不管什么生理病理问题,它好像都能掺一脚。不过可别因为这些旁门左道忽略了菌菌们的本职工作,比如抵抗外敌入侵。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