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一种起源自转座子的IFNAR2蛋白变体调节着人类干扰素信号传导,可能解释着为何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病原体感染产生不同的反应

表达异常高水平IFNAR2变体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严重感染,而表达低水平IFNAR2变体的人可能患有慢性炎症、牛皮癣或肠易激综合征等自身免疫问题,或者长新冠(Long COVID)。

2024-12-21

来自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守护:清华大学刘万里团队等揭示IgG1进化及其在抵御病原体中的作用

研究团队的一系列交叉学科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宿主遗传变异作为疾病表型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发SARS-CoV-2传染病和其他人类历史上的感染事件中的潜在作用。

2024-09-13

Cell:王二涛团队揭示植物区分共生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植物 MpaLYR-MpaCERK1 复合物分辨共生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机制,也为农业病害防控和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01-25

Nature:科学家利用大数据追踪病原体足迹,为疫苗设计开辟新途径

本研究不仅揭露了肺炎链球菌缓慢传播的奥秘,还警示了疫苗最初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效果可能只是短暂的现象。

2024-07-09

Nature:开发出超快速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方法,无需血液培养,就可鉴定导致败血症的微生物病原体

来自首尔国立大学和QuantaMatrix公司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识别败血症病例中病原体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有助于选择最佳疗法。

2024-08-01

Cell:宫颈阴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可以预测女性感染衣原体的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细菌性阴道病实际上由两种亚型组成,其中一种亚型会显著增加衣原体感染的风险。

2025-01-31

「PCR 革新2.O版本」Adv Mater:新的核酸扩增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鉴定病原体

AMPLON技术通过一种新颖的恒温扩增策略,实现了DNA合成速度与准确度的双提升,摒弃了传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所需的复杂温控循环,简化了操作流程。

2024-06-08

原体如何在体内“躲猫猫”?PLoS Pathog:利用肠道类器官,科学家发现衣原体可在肠道中持久存在

研究表明,当肠道上皮细胞未受损时,沙眼衣原体难以侵入;然而,当肠道上皮细胞受损时,衣原体就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并迅速扩散。

2024-08-29

Immunity:病原菌诱导TIR-1在溶酶体相关细胞器上累积从而激活肠道免疫

这项研究揭示了在线虫中,TIR如何参与先天免疫调控。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