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怀孕期间使用二甲双胍,或影响后代大脑发育
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二甲双胍对母亲的代谢结果有改善作用,但对其后代并没有观察到任何积极影响。事实上,母亲的代谢状态驱动了后代生理的最大差异,而二甲双胍没有发挥挽救作用。
复旦联合上海交大,开发新型LNP,同时递送siRNA和mRNA,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RNAi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肝脏靶向递送系统所带来的挑战的阻碍。随着新型GalNAc技术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开发,基于siRNA的药物如Partisiran和Inclisiran已获批临床使用。
研究揭示APA调控宿主天然抗病毒免疫新机制
本研究中,课题组对APA加工过程中关键的加工蛋白进行筛选,发现核心3’末端加工因子CPSF6在病毒感染后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是病毒感染期间宿主细胞全局3’UTR缩短的重要原因。
Nature:一类新的抗病毒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未来的COVID-19流行病
研究人员在BL3安全条件下在小鼠身上测试了其中的一种优化的化合物:TDI-015051,并证实它可以与帕罗韦德一样治疗SARS-CoV-2感染引起的COVID-19。
上海科技大学最新Science:饶子和/胡忠玉/王权团队揭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神秘面纱
研究团队分离出含有40和48个拷贝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二聚体的两类球形颗粒,利用最新的冷冻电镜分析技术,解析了HBsAg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
Mol Cell:郭剑平/程超/卜浪揭示棕榈酸通过激活先天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的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发现棕榈酰转移酶ZDHHC24可以棕榈酰化修饰MAVS的C46和C79位点,从而促进RLR介导的TBK1-IRF3-IFN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病毒作用。
为何HSV病毒通常不会扩散到大脑中造成严重的脑部炎症?两篇新的Nature论文告诉你答案
研究者利用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技术进行了多年的实验,培育出缺乏这个关键基因的小鼠,最终使他们确信TMEFF1产生一种阻止慢性单纯疱疹病毒(HSV)进入神经细胞的蛋白。
Nature:新研究揭示西方马脑炎病毒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宿主感染变化,有助于防范未来的疫情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WEEV感染人类的机制,并将这种能力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与它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人数下降相匹配。
Nat Commun:核酸结合蛋白SFPQ通过促进组蛋白H1表达抑制EB病毒裂解再激活
eb病毒(EBV)采用潜伏期和裂解性再激活的两阶段生命周期,感染全球95%以上的成年人。尽管它在EBV持续性和肿瘤发生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关于EBV潜伏期是如何维持的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