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斯坦福团队确定6种抑郁症生物型,有助于抑郁症的个性化精准治疗!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经过临床验证的定量方法来解析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生物学异质性,代表了一种推进精神病学精准治疗的有潜力的方法。
APT:血液中高水平的生物标志物GDF15或与脂肪变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中的GDF15或许能作为人类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且能用于识别需要进行定期监测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患者。
全球8117份肠道微生物大数据揭秘!Nat Med:特定菌株与2型糖尿病风险具有新关联,噬菌体角色引关注
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很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前置因素,即先有微生物组的改变,随后才发生糖尿病,尽管这一因果关系尚需更多前瞻性和干预性研究来确证。
就在8月30-31日2024(第十五届)细胞治疗大会
会议名称:2024(第十五届)细胞治疗大会—干细胞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 主办单位:生物谷、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大会时间:8月30-31日
Circulation:特殊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识别修复机体受损血管的细胞
本文研究首次在小鼠和人类个体机体中发现了一种能识别CRECs的单一前瞻性白哦职务,这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细胞疗法来修复内皮功能障碍患者机体受损的血管。
Science丨汤其群团队发现青蒿素类衍生物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揭示其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青蒿素能够靶向线粒体蛋白酶LONP1,促进LONP1与其底物CYP11A1的结合,加速CYP11A1的降解,抑制卵巢雄激素的合成,降低PCOS患者的雄激素水平,改善月经周期及卵巢多囊样变。
生物酶开发方面获进展
研究基于酶催化的分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突变以调节其催化活性,并发现了此催化反应在组氨酸激酶家族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后续的生物酶改造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可促进类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该工作证明了CS/GelMA复合水凝胶能够支持小鼠肝脏类器官的发育以及培养出的肝脏类器官表现出与正常小鼠肝脏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表明该水凝胶在类器官培养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Cell | 大连医科大学团队揭示了肠道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与临床价值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培养肠道真菌(CGF)的目录,其中包括760个真菌基因组,这些真菌基因组来自健康志愿者的粪便。该目录涵盖48科206种,其中69种为未在现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未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