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王迪团队合作揭示小肠双向营养供应环境塑造机体防御屏障和代谢稳态的重要规律
结果发现早餐进食窗口的缺失(而非午餐及晚餐)的喂养方式会引起肠细胞中包括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L1等脂质吸收基因的表达重编程,从而介导肠道对胆固醇的过度吸收进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聚焦免疫/消化/代谢/母婴/大健康,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12月20日盛大开幕!
2024年12月20-21日,我们将在上海召开“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母婴健康、肠道健康调控、前沿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开发与应用等8个专题论坛
JHO:华山医院毛颖/杨辉团队综述胶质瘤独特免疫抑制微环境特征
胶质母细胞瘤(GBM)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信号传导和遗传改变诱导局部微环境变化,恶性细胞和微环境之间的串扰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乃至化疗耐药和免疫逃逸至关重要。
《自然·癌症》:巨噬细胞竟会借助纤维化环境,给CD8+T细胞“断粮”导致免疫逃逸!
进一步分析显示,TAMs内两条主要的精氨酸代谢途径,即参与脯氨酸合成和生成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都会被TGF-β信号和基质硬化导致的机械应力激活。
Gut:上海交大/浙大团队共同揭示“点燃”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的表观遗传治疗靶点!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们进行了专门的CRISPR-Cas9表观遗传体外筛选,结果显示,仅有敲除胰腺癌细胞的Med12,会在小鼠实验中显著影响成瘤速度和免疫微环境。
科学家找到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抗癌新靶点
MEN1基因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环境,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表现出在不同免疫环境下的促癌和抑癌双重功能,这种现象为理解肿瘤微环境对基因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暨南大学团队揭示湿热环境导致焦虑症的机制
梅雨季节每年从6月上旬持续至七月上、中旬,覆盖我国延湖北宜昌至华东沿海地区的江淮流域。在这段炎炎夏日里,雨量大且降水集中,日照时数又少,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淋全年30%-40%的雨[1]。
聚焦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深度剖析类器官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产业发展趋
在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上,首次邀请国内类器官技术优秀公司代表嘉士腾亮相乳腺癌综合诊疗规范中心展馆并参与开馆仪式剪彩。
Nature Cancer:张泽民/程斯进团队解析单细胞尺度下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分型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人类肠道组织单细胞图谱,揭示了肿瘤特异性的细胞亚型和转录组变化,为解析结直肠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Cell Rep:环境因素或要比遗传学特性更能影响机体的后设认知能力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成年人的认知高度并非仅由生物遗传决定,而是环境经历的艺术品,强调了外在世界在构建我们内在心智图景中的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