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海底微生物是如何在120的高温下生存的?

  地表以下的海洋沉积物被认为蕴含了地球上很大一部分微生物。之前有一支考察队钻取了南海海槽俯冲带的沉积物岩芯,为的是研究这种生境中存在哪些极端生命。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里最深处的沉积物温度高达120°C,但仍有一个很小的微生物种群生机盎然,不过,这些生物的生存机制并不清楚。2022年1月2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2022-01-26

NEJM:临床试验表明易于服用的鲁特韦能更好地抑制儿童体内的HIV病毒

根据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全球临床试验,一种一天一次的基于度鲁特韦(dolutegravir)的抗逆转录病毒(ART)药物,成本低且易于儿童服用,在抑制HIV方面也比标准疗法(即非基于度鲁特韦的ART药物)更有效。

2022-01-09

奕凯达®荣获2021年最受关注创新药物/疗法

历时四个月,经过严格的推荐参评、报名筛选、网络投票以及专家评审,“2021新浪医药年度总评榜”榜单正式揭晓。

2021-12-22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增大氧化还原应激信号阈值促进健康衰老的研究获进展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有时候发挥有益的信号转导作用,有时候对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发挥有害的损伤作用,这种双重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前者被定义为oxidative eustress,后者定义为oxidative distress. 然而,如何区分这两种作用至今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畅团队提出并定义了

2021-12-05

CD19靶向新型免疫增强抗体Monjuvi+来那胺:疗效优于临床最常用方案,媲美CAR-T!

Monjuvi+来那度胺方案,有潜力成为DLBCL的主干疗法。

2021-12-17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中国医院排行榜》

  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邀请国内著名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的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这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也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二年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2021-11-24

天津大学6项成果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消息,天津大学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机械学院舒歌群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内燃机复合循环理论与方法”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连续牵头获得自然科学奖。机械学院王树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精仪

2021-11-03

大冢制药HIF-PH抑制剂vadadustat(伐司他)在欧盟申请上市!

vadadustat与罗沙司他属于同一类药物,后者是一款全球性HIF-PH抑制剂,于2018年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

2021-10-30

PRV-101首个人体试验达到主要终点:诱导针对CVB的高滴中和抗体!

PRV-101开发用于预防急性CVB感染,并潜在地延迟或预防1型糖尿病(T1D)和腹腔疾病。

2021-10-28

基石药业入选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

9月26日,在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一年一度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公布。港股上市创新药企基石药业(HK: 2616)凭借其卓越的研发能力和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榜单,并荣登“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跻身行业创新领导者行列。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