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揭示亚洲人特异性的IgG1记忆性B细胞抗原受体变异体对结直肠癌有抵御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占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刘万里课题组合作攻关,在IgG1记忆性B淋巴细胞调控结直肠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Autophagy:亮氨酸营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晏向华教授课题组揭示了亮氨酸调控mTORC1通路的机制,为营养物质尤其是亮氨酸调控mTORC1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KAT7-mediated CANX (calnexin) crotonylation regulates leucine-stimulated MTORC1 activity”为题
Cell: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纳米空间进行信号传递
活细胞暴露在各种刺激之下。无数的信使分子停靠在它的表面上,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传入的“命令”。然后,这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在细胞内,最终通过产生或分解物质,或通过在细胞核内开启和关闭基因来做出反应。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过程远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
Nature子刊:亮氨酸tRNA合成酶是乳腺癌的肿瘤抑制因子
癌症因其复杂性和难治性,一直是医学界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癌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涉及转录组和翻译组的改变,但与转录控制不同,翻译控制在癌症中的研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转运RNA(tRNA)丰度的增加和氨基酸偶联通常会促进肿瘤发生的增加。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ell
血管生成素2/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轴控制肿瘤的发生
垂体腺瘤是第三大常见的颅内肿瘤,对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相当大的影响。现在更名为脑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NETs),这些肿瘤虽然通常是良性的,但经常侵犯周围结构,无法用标准疗法治愈。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内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促进缺血后血管修复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严重肢体缺血是PAD最严重的形式,可导致溃疡、坏疽和截肢。尽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防止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但PAD患者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治疗。
Advanced Science:开发苯丙氨酸药物调控白血病肿瘤免疫微环境
常规化疗和靶向药物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常发于儿童和成人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较髓系白血病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率高、预后差、更难治愈。大约 20% 的儿童 T-ALL 患者和 50% 的成人 T-ALL 患者对一线治疗不敏感,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免疫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白血病和实体肿瘤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