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ancet:戴口罩、眼部防护用品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降低新冠病毒感染

2020年6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可阻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但是多远的距离是足够的呢?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黎巴嫩贝鲁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可能有一个答案。虽然大多数公共卫生官员建议你把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 6 英尺(1英尺等于0.3048米),但是这

2020-06-13

《柳叶刀》:保持足够人际距离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随着全球范围内COVID-19确诊病例数超过600万,死亡人数超过36万。当一个感染者排出带有病毒的飞沫,而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时,SARS-CoV-2病毒就会进入鼻子和喉咙。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日在线发表研究说,综合分析显示,人与人之间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有助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并且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也能发挥一定作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

2020-06-03

Science:随着企业重新开业,戴上口罩和保持安全距离至关重要

2020年6月3日讯/生物谷BIOON/---2020年5月29日,在一篇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标题为“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的观点类型文章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中国国立中山大学的专家们详细描述了越来多的证据,表明作为导致COVID-19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由无症状人群通过

2020-06-03

1.5米的社交距离可以保护你免受SARS-CoV-2感染么?

2020年4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各国政府都在建议我们彼此保持1.5米的距离,这是旨在限制冠状病毒传播的几项社会疏远举措之一。为什么是1.5米?这是我们最好的、最实际的估计吗?或者有任何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持它吗?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冠状病毒就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处于高危状态。飞沫会落在你的嘴巴或鼻子里。或者,液滴可能会落在

2020-04-03

Science:利用追踪近距离接触者的移动应用程序控制冠状病毒传播

2020年4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布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的了解。这一证据使得包括英国NHSX机构和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在内的多个国际合作伙伴能够评估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开发即时追踪接触者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可行性。如果这些移动应用程序得到迅速和广泛的

2020-04-05

我们距离3D打印活器官还有多远?

2020年3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可以打印出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和生物材料,但要使功能齐全的器官能够正常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年来,科学家们预测一直被用来做玩具、房屋、科学工具甚至一个塑料小兔子的3D打印在未来某一天可能被用于打印活的人体器官来减轻捐献器官的短缺。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在医学和牙科领域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种植体、义齿

2020-03-14

Neuroscience:物理学家用数学来追踪神经元的跃迁

2019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纽约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本杰明莱维奇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研究所(Benjamin Levich Institute for Physico-Chemical Hydrodynamics)的一项研究,在运用数学模型理解大脑如何从意识过渡到无意识行为方面是独一无二的。令人惊讶的是,物理学家们的发现表明潜意识状态是意

2019-07-23

拿下俄罗斯 藿香正气口服液距离百亿“黄金单品”还有多远?

7月8日晚间,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近日收到俄罗斯联邦消费者保护和社会福利监督局核准签发的准入批文,批准公司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可以在俄罗斯销售和使用。太极集团称,本次藿香正气口服液获得俄罗斯市场准入批文,标志着藿香正气口服液不仅可以在俄罗斯销售,同时还可以覆盖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将对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2019-07-14

人造组织器官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看看这些研究就知道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疗法的需要,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多种人造组织器官来帮助治疗人类疾病,那么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到底如何?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Adv Materials:人造血管可以满足特定需求doi:10.1002/adma.201808050当器官或组织受损时,必须形成新的血管,因为它们在营养和清除浪费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器官和组织恢复正常

2019-06-29

单细胞生物物理性能研究取得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应用物理研究中心与天津大学合作,在姜黄素对神经细胞生物物理性能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9, 67, 4273-4279)上。细胞形态及力学性质是细胞生物物理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相关研究对深入认识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理性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