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 |细菌自组织构建“运河”长距离输送物质

本文报道了在细菌群落中发现的一种自组织行为:利用界面张力和复杂流体的剪切应变,细菌群落构建厘米尺度的“运河”网络来进行长距离物质输运。

2022-11-14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聚集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交联解析新方法

近年来,刘宇团队针对细胞内聚集态蛋白质缺乏完整三维结构信息、难以实现靶向探测这一领域难点,提出靶向聚集态蛋白质内部孔道特征微环境的探针设计思路

2022-11-23

Science:麻省理工学院胡脊梁等通过物理学工具帮助理解肠道菌群等复杂生态系统

这项研究使用一个强大的物理学概念——相变(Phase Transition),来预测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肠道菌群组成的生态系统的行为,从而帮助我们保持肠道健康。

2022-10-28

Cerebral Cortex:发现听觉语言理解相关脑区到感觉运动皮层地标的距离预测语言理解功能

大脑皮层的脑区按照功能可分为两类:视觉、听觉、感觉运动皮层(主要加工外界的单通道信息,如视觉、听觉)和联合皮层(主要整合多通道信息,支持记忆功能)。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大脑的拓扑特征是否能够

2022-10-05

Nat Metabol:输注了老年小鼠血液的年轻小鼠或会更容易疲劳且跑的距离更短

来自韩国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来自老年小鼠机体的血液输注给年轻小鼠或许会让其变得越来越疲劳,且无法跑较长的距离。

2022-08-23

Adv Mater: 仿生脂蛋白系统重塑肿瘤物理屏障增强T细胞浸润

  《先进材料》(Adv Mater)以“Bioinspired lipoproteins of furoxans-oxaliplatin remodels physical barriers in tumor to potentiate T-cell infiltr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了上海药物所张志文研究员、李亚平研究员以及沈阳

2022-02-09

New Phytologist:揭示蜈蚣草对砷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制

  植物修复技术是应对土壤砷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实现土壤持续安全利用的绿色环保技术。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模式物种,其对砷超积累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环境植物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高效的砷长距离转运效率是蜈蚣草超积累砷的重要特征,其中木质部装载是蜈蚣草高效砷转运的关键环节,但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2022-01-19

《自然》子刊:癌细胞“以柔克刚”,物理免疫检查点“横空出世”!

  免疫治疗发展迅速,重磅研究层出不穷。在和恶性肿瘤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逐渐发现部分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抵抗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影响细胞过继疗法的效果。由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异常产生和交联,肿瘤组织通常比正常组织更硬,但单个肿瘤细胞通常比非恶性肿瘤细胞更软。细胞柔软度是一种生物力学特性,目前研究已经证明,肿瘤细胞的硬度降低与癌细胞

2021-12-31

Sci Adv:组织的物理学特性或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来自巴塞罗那科技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RAS基因如何导致上皮细胞2D层中肿瘤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的物理学特性或许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机械疗法或许有望在未来疗法中帮助抵御肿瘤的进展。

2021-11-17

奥特维力自主研发维生素D生成物理治疗设备

Medicalxpress网站报道,《衰老临床和实验研究》杂志一项针对欧洲20国新冠肺炎疾病研究发现,人体维生素D平均水平低的国家,新冠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英国安格利亚罗斯金大学Lee Smith介绍,先前有研究报告发现维生素D水平低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易感性存在联系。维生素D可以调节白细胞反应,防止它们释放过多的炎性细胞因子。而新冠病毒会导致促炎细胞因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