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icine:北京大学沈琳团队发布CLDN18.2-CAR-T细胞治疗胃肠道癌症的1期临床最终结果

这项1期临床试验最终结果表明,Satricabtagene autoleucel(satri-cel)在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胃肠道肿瘤中显示出治疗潜力,且安全性可控。

2024-06-06

《自然·通讯》:武汉大学团队发现,免疫细胞释放的特定外囊泡竟会助长肿瘤气焰!

研究团队利用HNSCC患者血液样本发现,同时结合循环sEVs上的PD-L1、PD-1、CD80水平进行分析,相比于单独指标,用于预测PD-1抑制剂治疗反应的效果更佳。

2024-05-16

Nature子刊:厦门大学刘亮团队揭示CRISPR-Cas9系统的新型核酸酶活性,并建立全新核酸检测平台

该研究证实了Cas9存在新的核酸酶活性,并拓展了Cas9除基因编辑工具以外的应用,同时为基因编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将进一步推进CRISPR检测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发展。

2024-06-04

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Hsc70通过靶向PD-L1溶酶体降解促进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阐明了hsc70介导的PD-L1溶酶体降解的分子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靶点和治疗策略。

2024-06-09

Nat Commun | 中山大学邓务国/谢方云/陈淼发现IFN-γ诱导肿瘤细胞犬尿氨酸产生来抑制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发现FLI1介导的犬尿氨酸代谢是鼻咽癌的一种免疫逃避机制,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靶点。

2024-06-07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孙会增/王永成团队开发微生物组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活性功能类群

该研究利用MscT技术,通过基于BGMGM的泛基因组功能基因比对策略,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原位活性代谢功能类群。

2024-06-16

Science重磅:清华大学张一慧团队成功开发模拟人类皮肤的3D电子皮肤,助力人形机器人开发

该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模拟人类皮肤中Merkel细胞和Ruffini末梢的三维空间排列及皮肤多层几何/机械特性的三维架构电子皮肤,这种仿生设计利用电子皮肤能够实现对正应力/剪切力和拉伸应变的分离式式传感。

2024-06-04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肥胖会导致脑子缩小,白质病变增加

研究为BMI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见解,累计较高的BMI与较小的灰质体积存在因果关系,这凸显了在整个成年期保持健康的BMI对于保持大脑健康的重要性。

2024-05-31

CAR-T进入全新领域,清华大学彭敏团队开发新型CAR-T细胞,只需一针,过敏性哮喘不再犯

本研究证实,在具有完全免疫能力的2型高表型哮喘小鼠模型中,无需任何预处理方案,单次输注5TIF4细胞,即可中和嗜酸性粒细并抑制哮喘病理相关蛋白质功能,持久抑制肺部炎症并缓解哮喘症状。

2024-06-05

Nat Med | 中南大学吴芳等团队合作发现情绪会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在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D与较差的临床结果之间存在关联,强调了在癌症管理中解决ED的潜在意义。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