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用癌症患者自身抗体生成双抗,用于清除肿瘤

近三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癌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不断开发出针对特定癌症有前景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2022-06-07

礼来IL-13抑制剂lebrikizumab:治疗一年,80%患者维持皮损清除!

lebrikizumab是一种新型单克隆抗体(mAb),能够以高亲和力结合可溶性IL-13,具有高生物利用度、长半衰期,可阻断IL-13信号转导。

2022-06-13

《科学·转化医学》:清除靶向治疗残余耐药癌细胞的方法找到了

不同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化疗,癌基因靶向治疗因精准作用于致癌靶点而被称为“生物导弹”。

2022-05-05

厦大团队再获突破,基于二甲双胍发明纳米药物,可加速Aβ清除改善小鼠认知

近些年痴呆确诊患者数量庞大也是事实。我们熟悉的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就是其中一种,AD患者表现为记忆减退、思维混乱、认知障碍及性格行为改变等,极大地影响了自身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对全球

2022-05-05

Cell Metabolism:科学家发现巨噬细胞可通过清除体内排出的受损线粒体实现棕色脂肪组织的高效产热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是指动物体内呈棕色的脂肪组织。

2022-05-06

《自然·癌症》:华人科学家发现特异性清除胃肠道癌细胞的新方法

胃肠道肿瘤(GIC,包括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一旦发生转移治疗方法有限、预后差。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例GIC新发病例,

2022-04-30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2022-04-04

Nature:揭示细菌救援分子SmrB清除核糖体碰撞机制

早期对酵母的研究已表明,核糖体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停滞不前。就像一辆突然停下的汽车一样,停滞不前的核糖体可能会被后面的核糖体追尾。Green实验室之前已经确定了一种对这些碰撞作出反应的酵母分子。就像一个小小的生命之爪,这种分子将停滞的核糖体切断。这是拯救工作的第一步,最终让细胞挽救并重新使用这些宝贵的蛋白制造机器。

2022-03-13

Cell Metabol:科学家有望给抵御癌症的T细胞进行“超级充电”从而实现清除癌细胞的目标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未攻击肿瘤的T细胞“充电”的新方法,这一研究发现不仅能改善一种有前途的基于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还能扩展其所治疗的癌症的种类。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