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 | 论坛二嘉宾日程公布—邀您共议基因疗法与核酸药物前沿进展布局!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可缘、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生物谷、梅斯医学 大会时间:9月22-23日 大会形式:线下 大会地点:上海富悦大酒店
Cell子刊:贾伟/郑晓皎/贾伟平团队揭示猪去氧胆酸通过调控肠肝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阐明了猪去氧胆酸(HDCA)通过肠(肠道菌群与肠道FXR信号通路)-肝脏(CYP7B1、PPARα)轴缓解肝脏脂质堆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机制
过继性T细胞疗法新发现,有望成为晚期实体瘤的新疗法
本研究表明,经由肿瘤患者外周血制备个性化Neo-T过继转移治疗过程中,不同的清淋化疗剂量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并且在无清淋化疗预处理情况下仍能够介导持久的肿瘤消退。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靶向SLC7A11治疗骨肉瘤的可行性和临床前景
骨肉瘤(OS)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20世纪70年代,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结合手术切除显著提高了OS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Nature子刊:王维民团队揭示间歇性甲硫氨酸饥饿促进肿瘤铁死亡并增敏免疫治疗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甲硫氨酸的长时缺乏和短暂饥饿对肿瘤细胞铁死亡具有截然相反的调控作用。在体内,饮食中甲硫氨酸的间歇性剥夺可显著增强肿瘤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并且与PD-1抗体协同抑制肿瘤进展,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
JCO:微生物群落移植疗法或在治疗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患者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是安全的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和造血细胞移植(HCT)受体患者中使用微生物群移植疗法的安全性。
Theranostics:开发出一种具有潜在抗癌效应的新型自然杀伤性细胞疗法产品
来自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自然杀伤性细胞(NK Cells)疗法产品,其或能通过CT细胞来实现自我激活,这种新产品克服了当前疗法产品在体内活性时间短且活性低等缺点。
全球首次多靶点、个性化、内源性T细胞疗法临床结果公布,针对晚期转移性癌症疗效显著
在接受治疗的14名患者中,一半的患者接受了针对多个肿瘤抗原的治疗,这种治疗对所有患者来说都是有效且耐受良好的。11例患者在至少持续2个月的观察中病情稳定。其中3名患者显示了至少7个月的长期疾病稳定。
《自然评论·癌症》权威综述:基于mRNA的抗癌疗法,或将改变癌症治疗的未来!
“时势造英雄”,用来形容近几年的mRNA技术真是非常合适。基于mRNA技术研发的个体化癌症疫苗,此前就让学界翘首以待,而技术手段的进步,更是让围绕mRNA的更多疗法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