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掺杂增强金属纳米材料生物活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刘晶课题组与济南大学副教授于欣等合作,在脂质体包覆的氮掺杂钛基纳米材料酶活性增强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itanium Nitride Nanozyme for pH-Responsive and Irradiation Enhanced Cascade Catal

2021-09-09

PNAS:药物5-杂胞苷或有望治疗小儿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大一部分小儿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肿瘤抑制性基因TET2处于沉默状态;该基因能被当前一种名为5-氮杂胞苷的药物疗法再度激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氮杂胞苷或能作为治疗小儿ALL的一种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1-08-28

研究人员揭示输入背景下碳限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调控的新机制

 氮素增加条件下,土壤酸化和碳限制是微生物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然而,二者对微生物活性降低的相对重要性及相关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韩兴国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典型草原长期氮添加实验平台,结合添加葡萄糖和石灰的土壤培养实验,通过对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的分析,对比研究了微生物对土壤可利用性碳和pH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仅在

2021-08-19

Cell:哈佛大学卢坤团队提出消除肿瘤新方法,这个基因不容忽视

  胰腺癌是著名的「癌症之王」,其发病病程短、恶化速度快、死亡率高,不仅化疗、靶向治疗对它效果不佳,就连近年来最为火热的免疫治疗也对它束手无策。因此,发现一种让胰腺癌对化疗或免疫治疗更敏感的方法可能可以作为胰腺癌治疗的新策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卢坤平教授团队在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Targeting Pin1 renders pa

2021-08-16

国内首个低磷性佝偻病患者生存报告凸显诊疗难,麟®上市打破治疗困局

2021年7月31日,“爱不遗罕,梦想来麟”——麟平®中国上市会暨第一届协和麒麟罕见病高峰论坛顺利召开,意味着协和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称“协和麒麟”)将全球首个获批用于X连锁低磷血症(XLH)和肿瘤性骨软化症(TIO)的突破性疗法正式引入中国市场。

2021-07-31

BMJ发布:49项临床实验荟萃分析,非苯二卓类解痉药无明确疗效且会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全世界范围内摧残着数十万计的患者。在美国,下腰痛是医疗保健支出中占比最高的一项。肌肉松弛剂是治疗腰痛的第三大常用药物,医生常常开具肌肉松弛剂的处方以控制患者症状。然而,肌肉松弛剂的使用与腰痛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存在冲突。例如,美国指南推荐非苯二氮类抗痉挛药作为急性下腰痛的首选药物,而比利时指南不鼓励使用,英国指南则没有给出建议。那

2021-07-20

Science子刊:降压药沙坦有望降低前庭神经鞘瘤引起的听力损失和增强放疗疗效

2021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2型神经纤维瘤(NF2)是一种与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前庭神经鞘瘤与参与听力和平衡的神经相关的非癌肿瘤。前庭神经鞘瘤目前通过手术和放疗来治疗(有神经损伤的风险),没有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这些肿瘤或其相关的听力损失。在一项新的研

2021-07-21

美国FDA批准Lybalvi(奥/samidorphan):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型障碍!

Lybalvi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1-06-03

新冠肺炎治疗的新视角:通过调节炎症信号和活性氧、的纳米疗法治疗脓毒症

SARS-CoV-2已导致多达1.27亿人感染新冠肺炎。约5%的新冠肺炎患者罹患重病,约40%的重症患者最终死亡,相当于278万多人。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征类似于典型的脓毒症,重度新冠肺炎被确认为病毒性脓毒症。脓毒症的研究进展对改善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导致认为,失控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核心因素。然而,传统的脓毒症治疗方

2021-06-30

英矽智能完成由华投资领投的2.55亿美元C轮融资  

 2021年6月22日,美国纽约/中国香港- 英矽智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利用端到端人工智能进行靶点发现,小分子化学和临床研发的公司。英矽智能今日宣布完成2.55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华平投资,跟投方包括现有投资方启明创投、蘭亭投资、斯道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创新工场、BOLD Capital Partners、Formic Venture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