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七院团队开发多价猴痘mRNA疫苗,动物试验保护率达100%,正联合虹信生物推进临床转化
近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查高峰副研究员和詹晓勇副研究员团队开发出多价猴痘 mRNA 疫苗,攻毒实验显示能够 100% 保护小鼠免受痘病毒攻击且多种指标证实其安全性良好。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以“Mpo
Nature Cancer:汪希鹏/张泽民/李子逸等绘制卵巢癌多组织单细胞分辨率图谱
该研究指出腹水中记忆T细胞对肿瘤原发灶及网膜转移灶免疫微环境的关键重塑作用,并揭示了肿瘤组织和腹水中巨噬细胞功能表型和发育起源的异质性,为深入理解卵巢癌进展中恶性腹水的关键作用以及探索靶向肿瘤腹水的免
EHJ:未摄入充足的6种健康食物或与人群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六种主要食物摄入量不足或与成年人群高风险的心血管疾病有关。
Nature Medicine:全球热浪来袭,欧洲去年夏季高温相关死亡人数突破6万
这项建模研究显示,2022年夏季热浪在整个欧洲可能导致了超过61000例高温相关死亡。研究结果基于欧洲35个国家的逾4500万例死亡记录,显示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是夏季高温相关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
Cell Death and Disease: p75NTR是一个用于开发对抗阿糖胞苷介导的成熟神经元细胞死亡的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ARAC(1-β-阿拉伯呋喃核苷或阿糖胞苷)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病的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为了达到AraC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接受大剂量AraC(HIDAC)化疗方案。
揭示FSP1的相分离促进铁死亡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Marcus Conrad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icFSP1的新型抗癌药物,它能使癌细胞对铁死亡(ferroptosis)敏感。相关研究结果于2
JCO: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或有望预测人群的肺癌死亡风险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血液的检测技术,当与个性化的风险模型结合时或能有效预测个体因肺癌发生死亡的风险。
AD:哈佛团队首次发现,血液NfL和GFAP都升高,与痴呆相关死亡风险飙升822%有关
近日,由哈佛大学Kenneth J. Mukamal和哥本哈根大学Héléne T. Cronjé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哈佛科学家发现提升中脑多巴胺细胞移植存活率的方法
这项研究给出了一条使用细胞移植疗法治疗帕金森病时,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的现实可行的方法:共移植调节性T细胞。Kim教授表示,这一发现非常重要,细胞治疗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安全性
Cell:世界首套单细胞分辨率的猕猴大脑皮层细胞空间分布图谱发布
该研究产生了较为完整的世界首套猕猴全脑皮层的单细胞以及空间转录组数据,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库,现已实现公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