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初战告捷“深08S/R1813”三亚实测亩产944公斤
近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海南水稻所、国家南繁办等单位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在海南三亚对隆平种业攻关品种“深08S/R1813”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实收亩产为944公斤。袁隆平院士表示“这标志我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首战告捷”,同时他对如期完成我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充满信心。
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海南现场观摩研讨会召开
近日,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海南水稻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江西农业大学与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召开。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江西省农科院颜龙安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石庆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水稻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成员单位及南繁单位共80余人参加会议。
杂交育种 VS. 转基因育种
近日,关于杂交育种 VS. 转基因育种的争论不绝于耳,尤其是袁隆平谈转基因争议:“人民不是小白鼠”引起国内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欢迎各位谷友从严肃、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此话题。
杂交育种VS 转基因育种
袁隆平:力争杂交稻3年亩产破千公斤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3月2日晚在两会驻地接受记者专访时,报出自己杂交稻“3年亩产破千公斤”的设想。 他告诉记者:去年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希望今年达到940公斤至950公斤,明年970公斤至980公斤,再有一年,力争达到1000公斤。从科学上讲,杂交水稻还是有这个潜力的。 “安徽省六安市很重视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已经选定3个百亩千斤攻关片。
杂交玉米百年史
1911年,美国遗传学家沙尔提出玉米的杂交理论“显性假说”:显性基因表达优良性状,隐性基因表达不良性状,在杂交后代,显性基因遮盖了隐性基因,使优良性状尽可能表达,不良性状不得表达,所以具有生长优势。理论指导实践,杂交玉米已有百年历史。 杂交玉米的种子只能种一代,那么推广杂交玉米就需要年年大量制种。用两个自交系杂交制成的种子叫单交种。
福临门全稻原米 引领主食进入全稻时代
7月9日,中粮集团“赏世博风情 品原米稻香--福临门全稻原米上市发布仪式”在世博会浦西园区中粮馆隆重举行。会上推出比普通白米更多的保留营养的全稻原米。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米部总经理杨红女士、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市场开发部副部长王慧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仪式。
福临门全稻原米 两大功能主导饮食新观念
时至今日,吃得精细早已不再是现代人对日常饮食的基本需求,而回归原生态的全稻饮食方式,无论从养生保健、抗衰老、养颜美容,还是营养健康方面都较之精细饮食更胜一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7月9日,中粮米业推出比普通白米更多的保留营养的全稻原米。
走近全稻:如何让主食自然更营养!
作为主食的首选,大米对国人的健康一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月9日,中粮米业在世博会推出比普通白米更多的保留营养的全稻原米。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市场开发部副部长王慧在会上表示,“全稻原米”的发布,顺应了人们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健康”饮食观念的转变,适时满足了健康饮食的居民生活需求。中粮米业作为中国大米的领头羊,引领了中国健康饮食的前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