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研究取得进展
亲和性是物种进化和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决定和平衡着地球上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解析控制植物种间和种内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热点方向。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通常其自交和杂交均能正常结实。然而自然界中一些玉米材料不接受外来花粉而授精结实,这种现象被称为单向杂交不亲和性 (Unilateral Cross-Incompatibility, UCI)。由于UCI
我国克隆首个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基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化榜研究组与周奕华研究组及薛勇彪研究组合作,在玉米单向杂交不和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克隆了控制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ZmGa1P,并对其不亲和机理进行了探究。该成果于2018年9月10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亲和性是物种进化和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决定和平衡着地球上植物种群的多样性
武大朱仁山团队破解杂交水稻制种成本难题
2018年9月3日,由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的杂交水稻父、母本同期机械直播制种技术,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和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有效破解了杂交水稻制种成本日益高涨的难题,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介绍,传统杂交水稻制种一直采用人工育苗插秧技术,即先插父本,再插母本,然后通过人工移栽到制种大田。这样的组合制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
科学家绘制基因图谱揭秘大象“杂交史”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最新的研究报告说,通过绘制大象基因组图谱,他们发现大象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复杂,曾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这项研究由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展开,他们对现存和已灭绝的象类的14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已灭绝的有美洲乳齿象、古棱齿象、哥伦比亚猛犸象和真猛犸象,现存的有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这项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显示,古棱齿象混
应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肺癌中lncRNAs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
——原文来自ACD官微授权亮点免疫组化(IHC)等传统组织蛋白原位检测方法不适用于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的可视化,但RNAscope® RNA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在完整的形态背景下检测单细胞水平lncRNA表达。下述研究利用RNAscope®技术检测了肿瘤组织中几个lncRNAs并分析了该其与基质细胞的关系。这项研究表明,RNAscope®检测技术可:· 原位检测肺
总局关于过敏原类、流式细胞仪配套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属性及类别调整的通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进一步做好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确定和划分部分体外诊断试剂属性和类别,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医疗器
New Phytologist:猕猴桃网状进化与杂交物种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果树植物。除了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驯化育种利用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var.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两个类群外,猕猴桃属植物还包括其他50多个物种共计约76个分类单元。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拥有极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和相关于不同生态气候环境的适
研究揭示诱变稻花数目可增加稻穗颗粒
8月28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何光华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了题为“LATERAL FLORET 1 induced the three-florets spikelet in rice”(水稻小穗侧生小花的发育调控机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深度解析了稻花的发育调控机制,为水稻超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每穗粒数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小穗内
中国科学家揭示杂草稻遗传机制,指导精准防控
“杂草稻出现在田间,与正常的栽培水稻争阳光、水和养分,严重影响着水稻产量与品质。杂草稻米粒口感坚硬粗糙,如果农民在收割时混入了杂草稻,大米就卖不出好价钱。”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樊龙江说。在田间,杂草稻是一枚“潜伏者”。从苗期开始,杂草稻就与栽培水稻一同拔节长叶,外形上极难区分,成熟后很快就落粒,种子“潜”入土中。杂草稻还能休眠——如果一块地改种玉米,种子就在土壤中休眠,隔
研究发现野生稻并不“野”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野生稻基因组中有着人工选择驯化的痕迹,他们巧妙地证实有大量栽培稻基因流入野生稻群体。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