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设计出有望帮助开发人类神经胶质瘤免疫疗法的个性化技术

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开发出治疗人类神经胶质瘤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2-03-06

Nature:建立新的蛋白质从头设计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海燕、副教授陈泉团队采用数据驱动策略,提出一条全新的蛋白质从头设计路线,相关成果2月9日以“用于蛋白质设计的以主链为中心的神经网络能量函数”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结构与功能由氨基酸序列所决定。目前,能够形成稳定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几乎全部是天然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是长期自然

2022-02-11

蛋白纳米笼人工设计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合作单位从头设计构建了一种氧气通透性可调控的人工蛋白纳米笼(protein nanocage,PNC)结构。PNC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是由蛋白质亚单位通过精确有序自组装形成的笼形功能纳米结构,类型多样(如病毒衣壳、细菌微区室、铁蛋白超家族),是蛋白、核酸、矿物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储存、递送与代谢调节的关键载体,还能为细胞内特异性高效

2022-02-05

nbsp;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我国科学家设计出实现背景噪音抑制的肿瘤靶向光声成像新方法

 光声成像中,体内血红蛋白分子产生强烈的背景信号,导致其他分子成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受到很大局限,这些分子被淹没在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造成的强背景中。具有光开关特性的基因编码蛋白是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这种蛋白能够在“开”“关”两种状态成像,通过差分的方法有效去除血液背景。但该方法至今难以得到实际应用,只在概念层面展现出差分成像的效果。近日,中国科

2022-03-08

JAMA Oncology:科学家开发远程加热、磁性引导热种子的癌症新疗法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肿瘤学》(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上升至1000万,新发病例数跃升至2300多万。与2010年比,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了20.9%和26.3%。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健康杀手,同时,这也给了癌症治疗领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

2022-02-05

Diabetes Care: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或能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INSIGHT的新型在线工具,其或能为SGLT2抑制剂在开具处方时提供一种机器学习方法,从而让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最大。

2022-02-14

Human Genetics:基于机器学习建立人类遗传重组图谱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等在Human 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ine human genetic map based on UK10K data set的研究论文。遗传重组是生命进化的基础,在有性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相互交换遗传物质,从而增加了相邻基因间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丰富了

2022-01-26

Science:组织的几何形状或会引导类器官的形成

2022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是体外组织和器官的模拟物,其能作为研究人类器官发育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模型,同时也能作为药物发现和诊断的平台,对于设计新型细胞和基因疗法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类器官发育背后的干细胞自组装过程是如何被控制的,从而就会导致现有的类器官培养物普遍缺乏可重复性,比如小鼠肠道类器官(其或

2022-01-14

我国科学家设计出快速自愈的活体材料

  活体材料的核心优势之一是自修复,目前,这种自修复全部依靠细胞自身的生长更新,自修复时间在几个到几十个小时之间。但是具体应用在可穿戴器件中时,材料在拉伸或折叠后必须快速修复,才能保证器件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对自修复的时间要求通常是分钟级。单纯利用生物生长带来的自修复效应无法解决在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问题,亟待引入跨学科的理念及设计。近日,中

2022-01-14

沪科研团队研发出自主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

  同济大学齐鹏团队应用世界领先的人体三维模型识别算法及自适应机器人技术,结合机电一体化无针注射器设计,联合多家技术企业和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共同开发了一款全自动无针头疫苗注射机器人。17日,该款全自动无针头疫苗注射机器人正式发布,这也是国内首次发布此项完整技术验证方案。该自动疫苗注射机器人可自动识别人身上指定的疫苗注射位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