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R-T疗法发展迎来里程碑 FDA首次批准YESCARTA®用于二线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

全球首款获得FDA批准作为LBCL二线疗法的CAR-T药物 

2022-04-05

科学家最新揭示了GLT8D1是未来潜在的胶质瘤治疗靶点

恶性脑瘤大多难以治愈,而胶质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类型。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一种通过DNA甲基化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烷基化药物,是治疗胶质瘤的标准药物。根据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情况,胶质瘤主要分为野生型(Wt)和突变型IDH组,与野生型(Wt)IDH瘤相比,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更好。

2022-03-23

为客户赋能,泰林生物助力精准医疗行业发展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以及各项任务。其中提到“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系统推进生物等新兴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等多项任务目标。

2022-03-16

胶质瘤靶向治疗:对分子治疗方法未来的洞察

胶质瘤是起源于胶质细胞的常见脑瘤类型。从流行病学上讲,胶质瘤发生在所有年龄段,更多见于成年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 CNS5)的第五版,胶质瘤的护理标准和预后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2022-02-25

4月22日苏州启幕,2022·第六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落定!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它的出现使得中华文明有了记录和传承的工具。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代代流传至今,中华文明的故事得以塑造与传扬。 

2022-02-28

Microbiology Spectrum:揭示人体古菌组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和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古菌(Archaea)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大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压、强酸/碱性等环境)。古菌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同时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Histone)、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与真核细胞相似等。古菌具有独特的合成

2022-03-04

中国罕见病多层次保障体系2.0时代,寻找药物可及性和行业发展的平衡

罕见病人群健康是全民健康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罕见病领域的保障机制需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多元化支付体系的探索与创新。

2022-02-28

Science子刊:肠道丁酸代谢菌失衡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发展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是关节破坏,全身器官受累,以及自身抗体滴度升高,例如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肠道菌群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类风湿发病相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个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高度多样性,极大影响疾病相关的微生物特征识别。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2-02-16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王立平团队评估发展和演化对于序列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近日,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空间序列的工作记忆:对于顺序和关系结构编码的发育和演化因素》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通过行为学分析和建模发现,

2022-02-18

Advanced Science:研究揭示环形RNA促进相分离调控肿瘤发展分子机制

  环形RNA是由pre-m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在生物体内可发挥miRNA海绵、结合蛋白以及翻译成短肽等分子功能来调控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与线性mRNA相比,环形RNA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细胞内可更稳定地存在。因此,环形RNA更适合作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目前,大部分环形RNA在肿瘤发生发

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