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属植物中新颖倍半萜二聚体的发现与抗肝癌活性研究取得重要系列进展
蒿属植物全球分布较广,我国种类众多,其中黄花蒿(青蒿)、茵陈、艾等是治疗疟疾、肝炎、风湿等多种疾病的著名中药。蒿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有单萜、倍半萜、三萜、黄酮等。结构独特、具有显着抗疟疾活性的青蒿素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1972年从蒿属植物黄花蒿中发现,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研发出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成为全球首创的抗疟新药
CANCER DISCOV:PD-L1(Atezolizumab)联合VEGF (Bevacizumab)阻滞治疗晚期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疗效、安全性分析
近段时间,Kanwal Raghav教授及其团队针对恶性腹膜间皮瘤(MPeM)展开了相关研究,以评估PD-L1 (atezolizumab)和VEGF (bevacizumab)联合阻断(AtezoBev)的疗效和安全性。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糖原累积与相分离驱动肝癌起始的重要机制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筛查技术少及缺乏有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绝大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的晚期阶段。目前,肿瘤学研究多基于晚期肿瘤组织的临床分析与肿瘤细胞系的研究,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演变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肿瘤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临床价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
肝癌(HCC)一线治疗!“靶向+免疫”组合Cabometyx+Tecentriq关键3期临床:疗效击败索拉非尼!
与索拉非尼相比,Cabometyx+Tecentriq组合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
紫杉醇脂质体在晚期肺癌的免疫联合化疗中表现突出
近些年全球肿瘤治疗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在肺癌领域。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介入,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癌患者仍然占了晚期肺癌患者的大多数,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患者从免疫治疗中的生存获益有限。
JCO:中国科学家攻克不可切除大肝癌难题!
肝细胞癌(HCC),这是个像恶魔一样的名字。肝癌已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在我国已位列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5位,全球约45%的肝癌都来源于我国,在原发性肝癌中HCC占到了75%-85%。对于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的肝癌,有没有什么治疗的新秘籍?近日,一项HCC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
Nature子刊:用细菌递送药物到癌细胞内,有效治疗肝癌和乳腺癌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细胞是一类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细胞,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捕,它们通过不断增殖和扩散来扩展生存空间,它们通过不断变异来产生异质性以免被一网打尽。这些特征使得癌症成为了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由于无法穿透实体肿瘤细胞膜,无法有效地靶向关键的癌症通路。当前的递送方法,例如纳米颗粒
赛诺菲/再生元抗PD-1疗法Libtayo获批:首个治疗晚期BCC的免疫疗法!
Libtayo已被批准治疗3种晚期癌症:BCC、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皮肤鳞状细胞(C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