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发现耐药性细菌或能从肠道转移到肺部从而增加致死性感染的风险!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揭示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持续上取得了重大发现,文章中,他们首次发现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能从患者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中迁移到肺部,并增加患者致命性感染的风险。
研究发现Setd2调控调节性T细胞抑制肠道炎症的机制
该研究发现Setd2可以维持小鼠肠道以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Treg细胞的自稳态,对肠道tTreg细胞GATA3和ST2的表达有支持作用,并抑制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自然》子刊:肠道“性别”,长寿的秘诀!中国科学家发现,两性之间寿命差异的原因和对抗衰老药物反应不同的关键生物机制!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控制衰老寿命和对药物反应这些性别差异的关键因素,也突破性地发现仅仅转换肠道的性别就能延长个体寿命。
Science:发现肠道细菌产生的一种新型基因毒素可导致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组由一种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基因毒素(genotoxin)可以损害DNA,导致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人类机体肠道中的肠球菌或会促进艰难梭菌的感染并增强其毒力!
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抗生素耐药性的机会致病菌—肠球菌或能与艰难梭菌相互协作,重塑并增强肠道中的代谢环境,从而使得艰难梭菌不断茁壮成长。
Nature:揭示菊粉促进肠道和肺部中的2型炎症机制
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通常用于保健品中的已知具有某些抗炎特性的膳食纤维---菊粉---也能促进肺部和肠道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中与过敏有关的炎症类型。
Nat Metabol:肠道微生物组在塑造机体血液代谢组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来自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与机体肠道微生物组、遗传学或两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殊血液代谢产物,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指导科学家们开发靶向性疗法来改变机体血液代谢组的组成,从
Nature Communications:阐明细菌通过DNA硫化修饰激活SspE以抵御噬菌体侵染的结构与功能机理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更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王连荣、陈实教授团队合作,阐明了链霉菌等细菌通过DNA上的磷硫酰化修饰激活细菌中SspE蛋白的核酸酶活性,对侵入细菌
Microbiome:发现肠道微生物或参与光周期调控鼠类的季节性繁殖
季节性繁殖是许多动物采取的繁殖策略。已知光周期是调控动物季节性繁殖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调节一系列生殖基因和激素的表达,进而调控动物的繁殖启动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