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utophagy:揭示巨噬细胞调控糖代谢和清除细菌机制

   巨噬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等机制,识别细菌的各种组分,能启动炎症反应、吞噬细菌或者导致感染巨噬细胞发生焦亡等,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感染细菌或被LPS激活后,巨噬细胞发生显着的葡萄糖代谢变化,包括有氧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葡萄糖代谢不仅与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也与细胞自噬或吞噬功能相关。葡

2021-10-19

宿主免疫和肠道细菌之间合作对于抑制蠕虫引起结肠炎至关重要

通过寄生虫感染抑制炎症的研究一直忽视了健康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肠道微生物群。蠕虫感染引起宿主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其结果之一是肠道代谢组(如短链脂肪酸(SCFAs))的改变。蠕虫诱发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代谢物)变化的功能影响知之甚少

2021-09-30

CEBP:阐明肠道微生物组与侵袭性前列腺癌发生之间神秘关联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发现,肠道中与饮食相关的分子或与侵袭性前列腺癌(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就表明,膳食干预措施或能有助于帮助降低个体患这类癌症的风险。

2021-10-31

肠道微生物群为导向代谢疾病治疗:临床转化挑战和机遇

肠道微生物变化与代谢性疾病有因果关系,这引发了人们对设计基于肠道微生物群的治疗方法的巨大兴趣。

2021-10-28

Gastroenterology:揭示机体免疫缺陷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功能分子机制

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来分析免疫缺陷的选择性IgA缺陷患者机体的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结果发现,IgA缺陷患者机体中大肠杆菌的发生率要高很多,而且还存在多种肠道因子与炎性和致病性过程有关。

2021-10-27

Nat Microbiol:特殊肠道菌群—双歧杆菌或能帮助解释母乳喂养给婴儿带来健康益处!

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能利用母乳组分在婴儿肠道中生长的特殊类型的双歧杆菌含有一种特殊酶类,这种酶类能促使细菌产生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益的小分子。

2021-10-28

科研人员开发细菌全基因组规模预测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新软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信息学顶级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11.622)上发表题为“T4SEfinder: a bioinformatics tool for genome-scale prediction of bacterial type IV secreted eff

2021-10-22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或与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密切相关!

来自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组和SLE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1-10-31

Nature:揭示IgA抗体调节人类机体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之间平衡分子机制

来自伯尔尼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IgA抗体能在多个层面上特异性地限制良性细菌的适应度,这或许会促进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微调肠道中的微生物平衡,如今研究人员成功阐明,免疫系统能识别并特异性地限制这些细菌的生长。

2021-10-22

PNAS:揭示锰离子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重要作用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大沈锡辉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周冬生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他们在抗细菌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