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梁好均/鲍坚强团队开发新型DNA供体,提高CRISPR基因敲入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梁好均教授团队与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鲍坚强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pr
先导编辑技术,轻松设计癌症突变小鼠模型,加速癌症基因突变研究
研究团队在小鼠中构建了Cre重组酶诱导的体内先导编辑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通过脂质纳米颗粒在体内进行体细胞先导编辑,还能通过病毒载体递送先导编辑的pegRNA,或原位移植先导编辑过的类器官
科鲁尼亚大学研究者揭示了一种用于衰老细胞基因修饰的非病毒新系统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逐渐损害生物体的大部分生物功能,导致疾病和死亡的易感性增加。因此,衰老是许多人类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纤维化、骨关节炎、痴呆、青光眼、癌症和2型糖尿病。
李博文等开发新型LNP载体,吸入后可实现对肺部的高效mRNA递送及基因编辑
利用高通量平台,研究团队合成和筛选了可生物降解的可电离脂质组合文库,以构建用于递送mRNA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器的吸入式递送载体。
我国学者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新型致病基因突变——上海APP突变
E674Q突变APP的替代表现出强烈的淀粉样蛋白的形成,据悉,这是淀粉样蛋白加工序列中唯一已知的导致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的致病突变。
Nature:新研究解析出参与基因组编辑蛋白质的3D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该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TnpB的蛋白的三维结构,它可能是CRISPR-Cas12酶的前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4月13日的Nature期刊上。
高彩霞系统解读基因编辑领域的主要技术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们一直有一个目标,即能够程序化、特异性和高效地编辑所有活细胞的DNA序列,这在基因研究、基因治疗、遗传育种和合成生物学中具有无限的价值。
著名癌基因Myc又添新罪证:改变癌细胞表面糖分子,逃避免疫系统识别!
近日,斯坦福医学院和Sarafan ChEM-H的研究人员发现, Myc基因不仅刺激细胞生长和分裂,导致肿瘤膨胀和扩散,还能够当着免疫系统的面掩盖癌细胞的生长。
Nature子刊:优化gRNA,创造出更安全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优化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极大地减少编辑过程中产生的突变,为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遗传疾病打开了大门。
J Exp Clin Cancer Res:驱动结直肠癌发生的p16基因或有望成为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的潜在靶点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沉默基因p16的表达(即使DNA自身并未发生改变)会驱动动物模型机体中结直肠癌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