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调光开关”系统来帮助控制基因疗法!
2021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截至目前为止,基因疗法往往依赖于无法进行精细化控制的复杂“构建物”,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Regulated control of gene therapies by drug-induced splic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调光开关
Stem Cells & Devel:开发出一种评估伤口愈合程度的新型评分系统
2021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于重点研究深入的分子分析或评估潜在的新型疗法的治疗效益的相关研究而言,监测机体的伤口随着时间的进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对伤口活检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能够提供关于伤口愈合动态学的重要线索,然而目前尚没有标准化和可重复的评分系统。评估新型疗法的治疗效应往往需要准确且可重复地随着时间来监测伤口的进展情况。近日,一
新型智能仿生聚集态纳米诊疗系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医药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团队与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团队合作,在“新型智能仿生聚集态纳米诊疗系统”研究中获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iomimet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Photosensitizer wi
Nat Commun:利用CRISPR-Cas13b基因编辑技术高效阻止新冠病毒及其变体在人细胞中的复制
2021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最近,令人担忧的SARS-CoV-2病毒变体的出现突出表明需要创新方法以便同时抑制病毒复制和防止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称为CRISPR-Cas13b的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阻止SARS-CoV-2病毒在受感染的人类细胞中的传播,这可能为治疗COVID-19铺
研究人员编辑感病基因 创制水稻广谱抗病新材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感病基因,实现了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广谱抗病性改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据宁约瑟研究员介绍,稻瘟病(Rice blast)和白叶枯病(Bacteria l
Cell:揭示DNA修复蛋白RAD51可让CRISPR基因编辑更高效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编辑是有目的地改变基因的DNA序列,是研究突变如何导致疾病,以及为治疗目的改变一个人的DNA的有力工具。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教授Guoping Feng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用于这两种目的的新型基因编辑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fficient emb
PNAS:科学家有望绘制出哺乳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新型图谱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正向遗传学研究使用减数分裂图谱来列举证据证明通常由种系突变所诱导的特定突变是某一表明的致病因素;尤其是在小规模的人群血统中,多种突变的共分离、偶尔不知道的突变以及纯合子的缺乏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因果声明,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
首个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Intellia和Regeneron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开发的体内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疗法NTLA-2001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ATTR)I期临床研究获得积极中期数据。中期结果显示,第28天,0.1 mg/kg剂量组血清TTR蛋白水平较基线平均降低了52%,而0.3 mg/kg剂量组-血清TTR蛋白水平降低了87%。
诺奖得主公司带来首个证据:体内基因编辑疗法安全且有效
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以及再生元公司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JEM)公布了由双方合作研发的体内基因编辑候选药物NTLA-2001的 1 期临床试验的中期数据,显示在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ATTR )变性伴多发性神经病(ATTRv-PN)患者中,单剂NTLA-2001能够将患者血清中的转甲状腺素蛋白水平(TT
新型抗炎药!礼来IL-23p19抑制剂mirikizumab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持久上调黏膜愈合相关基因!
mirikizumab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抗,靶向结合IL-23的p19亚基,开发用于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