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介导放射性直肠病的发病机制
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与RP的发病机制有关,靶向“肠道-免疫”轴的途径可显著改善辐射后组织损伤。该研究为临床减轻辐射诱导的损伤提供了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强生潜在FIC放射性配体疗法I期研究出现4例患者死亡
JNJ-6420 是首款靶向hK2的放射性配体疗法,能向前列腺癌细胞发射高能短程α粒子225Ac,而hK2(由KLK2基因编码)是一种在前列腺癌细胞表面表达的新型靶点,在其他部位的表达受到限制。
Nature | 北京大学刘志博团队报道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
研究表明,在荷瘤小鼠中,SuFEx工程的小分子偶联物,如FAPI-mFS,与原始FAPI相比,可以使肿瘤积累增加近13倍,其余的通过肾脏系统迅速排出。
礼来1.4亿美元首付款引进靶向GPCR放射性药物
Radionetics在研放射性药物68Ga-R8760目前正处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I期研究中,此外还将在乳腺癌、肺癌中开展临床研究。
Nature:我国科学家研发'智能弹头'精准定位肿瘤,有望增强放射性核素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刘志博教授课题组在放射性药物中加入了一种基于硫(VI)氟化物交换(SuFEx)化学的接头(linker),以增强对肿瘤的精确靶向性,使其迅速从血液中排出,并在肿瘤部位充分保留。
STTT | 厦门大学林勤/陈皓鋆等合作揭示FAP靶向放射性配体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疗效及潜在机制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癌症中关注的新兴靶点,它在各种肿瘤类型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广泛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
研究发现花生四烯酸促进放射性肠损伤发生
放射性肠损伤(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是腹盆腔及腹膜后肿瘤放疗时常见的肠道并发症(发病率约80%),严重时或导致放疗中断并危害健康,但目前临床尚无放射性
JCI:新型疗法靶点有望克服癌症患者对放射疗法的耐受性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反射疗法(RT,radiation therapy)或能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活化素膜结合抑制剂(BAMBI),并能激活机体的免疫抑制性细胞。
JAMA Oncol:免疫疗法和放射疗法的组合性疗法或有望治疗软组织肉瘤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免疫疗法与放疗相结合或许有望作为一种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潜在有希望疗法。
EMBO Molecular Medicine:单细胞转录组显示与衰老相关的IL-6/CCR6轴驱动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脱发(脱发)和放射性皮炎(IRIAD)是放射治疗患者最常见的两种副作用,也是心理应激反应。放射性皮炎发生在大约95%的放射治疗患者中,其严重程度从轻度红斑到湿性脱皮和溃疡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