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 细胞外波形蛋白模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生成免疫治疗的靶点

肿瘤微环境(TME)具有高度的免疫抑制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异常的肿瘤血管介导的。由于持续暴露于肿瘤衍生的生长因子,肿瘤内皮细胞(ECs)对炎性细胞因子变得无能,导致血管非黏附,从而逃避免疫。

2022-05-30

 血管生成素2/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轴控制肿瘤的发生

垂体腺瘤是第三大常见的颅内肿瘤,对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相当大的影响。现在更名为脑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NETs),这些肿瘤虽然通常是良性的,但经常侵犯周围结构,无法用标准疗法治愈。

2022-03-21

Circulation Research:心血管疾病的白细胞介-6治疗

近日,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研究者在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nterleukin-6 Signaling and Anti-Interleukin-6 Therapeutic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文章。白细胞介素-6(IL-6)是天然免疫的关键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传统上与宿主防御、

2021-06-08

第二代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Doptelet获欧盟批准!

Doptelet用于治疗对其他疗法无效的原发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2021-01-25

晚期NSCLC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 vs 2019对比

 近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及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导撰写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在中华肿瘤杂志正式发表。相较于2019版,最新版共识重点更新了以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方案(A+T模式)首次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选择;联合TKI方案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

2020-12-31

第二代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Doptelet在欧盟即将获批!

Doptelet用于治疗对其他疗法无效的原发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2020-12-16

EMBO Bio Med: 血管生成疗法导致肾癌恶化

血管生成是肿瘤创造新血管的过程,新血管将为其提供营养以继续生长,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可特异性阻断该过程。这种疗法通常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可减少肿瘤的生长。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这些疗法增加了肿瘤的浸润性,并促进了更具侵略性的行为,从而导致不良的预后。动物模型研究试图揭示这种差异所涉及的分子机制,但许多问题仍不清楚。

2020-11-06

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Doptelet 3期临床失败!

Doptelet是第二代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2020-10-12

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Doptelet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

2019年12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典制药公司Swedish Orphan Biovitrum AB(SOBI)旗下全资子公司Dova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血小板减少症药物的制药公司。近日,Dova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Doptelet(avatrombopag)孤儿药资格(ODD)

2019-12-30

晚期NSCLC血管生成治疗现状与未来

2019年7月26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及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导撰写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共识》”)在沪正式发布。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韩宝惠教授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的李凯教授在发布会后接受了媒体采访,就共识撰写的初衷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共识》撰写初衷、背景及对临床实践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