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Res:揭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2021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被招募到对抗肺部中癌症转移的战斗中来。嗜酸性粒细胞自身产生破坏性的蛋白质,同时招募免疫系统的抗癌T细胞。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基于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合作的癌症免疫治疗的创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

2021-09-14

研究开发出纳米药物免疫联合疗法促使“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高分子中心副研究员李洋团队有关新型肿瘤穿透纳米凝胶药物免疫联合疗法的研究成果以Reinforcing the Combinational Immuno-Oncotherapy of Switching “Cold” Tumor to “Hot” by Responsive Penetrating

2021-09-04

Science子刊:淋巴结中的干细胞样T细胞有望改善免疫疗法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淋巴结内的干细胞样T细胞(stem-like T cell)可能是天然的癌症战士。靶向这些T细胞的免疫治疗药物可能能够增加对治疗有反应的癌症患者的数量。

2021-09-10

研究揭示EB病毒阳性胃癌肿瘤细胞与EB病毒共进化特征

胃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排名第三,患者通常只有不到40%的五年生存率。其中约10%的胃癌与EB病毒(EBV)相关。相比于EBV阴性胃癌,EBV阳性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EBVaGCs)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包括PIK3CA高频突变、CDKN2A表达缺失、高甲基化,以及9p24.1扩增等,表明EBV在EBVaGCs

2021-09-22

全球首个靶向CD19 的ADC药物Loncastuximab tesirine启动关键II期研究,已完成中国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2021年9月29日,由瓴路药业和ADC Therapeutics创立的合资企业瓴路爱迪思宣布,在中国开展的Loncastuximab tesirine针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一项关键II期临床试验完成了首例患者给药。

2021-09-30

核酸药物研究进展

   核酸药物是指可用于治疗疾病的核酸本身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化合物,包括天然核苷酸和经化学修饰的核苷酸。虽然核酸药物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机制,通过Watson-Crick碱基互补配对机制特异性识别内源性核酸序列,从而发挥作用[1]。除基因治疗以外,用于治疗的核酸还可通过抑制DNA或RNA的表达,从而抑制与疾病相

2021-09-06

基石药业ESMO公布艾伏尼布AML中国研究数据  IDH1突变型肿瘤迎来新疗法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被称为中老年人的“噩梦”。 在美国,每年约有2万新发病例,患者五年生存率为29%。

2021-09-23

Cancer Cell:肠道真菌和肠道细菌对放疗的抗肿瘤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不仅肠道细菌对放疗的抗肿瘤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肠道真菌是肠道微生物组中不太知名的成员,可能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额外的关键调节作用。这项研究代表了肠道真菌可能影响抗癌放疗的第一个证明。它是对该领域的重要贡献。

2021-08-29

Science子刊:新开发的聚合物防护罩可使免疫治疗药物仅在肿瘤组织中才被激活

2021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免疫治疗药物是抗击癌症的有希望的新武器,但它们非常强大,可能对人体的其他部分产生毒副作用。免疫治疗药物的基本理念很简单。医生将特殊类型的药物,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制备或修改的抗体和细胞因子等蛋白质注入患者体内,激活患者体内诸如T细胞和NK细胞免疫细胞之类的免疫细胞,从而协助这些细胞对抗肿瘤。简而言之,免疫治疗药物的

2021-09-14

APSB:沙门氏菌的鞭毛在肿瘤微环境中或能介导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沙门氏菌介导的癌症疗法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但其背后详细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题为“Salmonella flagella confer anti-tumor immunological effect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