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来袭 | 单细胞功能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及治疗中的应用
IsoPlexis致力于提供业内广受赞誉的精准单细胞分析系统,助力加速对抗癌症及各种疑难病症的进程。通过揭示细胞亚群中独特的免疫生物标志物,推动免疫疗法及靶向治疗迈向更精准、个性化的发展阶段。
Nat Immunol:干扰Roquin-1与Regnase-1的相互作用可诱导自身免疫并增强抗肿瘤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Roquin-1突变是如何引发自身免疫的,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对抗癌细胞的能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
Immunity:揭示I型干扰素通过激活特定的树突细胞亚群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如今发现一种潜在新的方法:通过招募一种叫做树突细胞的辅助性免疫细胞群来间接激活这些T细胞。他们鉴定出一个特定的树突细胞亚群,这个亚群有一种激活T细胞的独特方式。这些树突细胞可以用肿瘤蛋白遮盖自己,使它们能够冒充癌细胞并引发强烈的T细胞反应。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取得进展
中药和天然药物是我国中医药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从中靶向发现并制备具有特定强生物活性苗头分子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药物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创新的重点内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军丽团队利用一种新型发光纳米材料-硅纳米粒子,构筑了荧光硅纳米粒子药物筛选新体系,简单、快速、可视化地实现
Science子刊:敲除DNMT3A基因可以阻止T细胞衰竭,增强CAR-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如今确定了一种表观遗传程序如何驱动T细胞衰竭(T-cell exhaustion)。他们的研究显示了敲除DNMT3A基因如何重新激活CAR-T细胞反应,这对目前测试这种治疗方法的下一代临床试验有影响。
Molecular Therapy:马春红团队发表关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中科院一区,IF=11.454)在线发表题为"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define the action pathway of Tim-3/Tim-3 ligands in tumor development"的
单细胞转录组研究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亚克隆特异性微环境影响和药物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治疗都会变得毫无反应。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伴随着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进化,并伴有异质性基因组畸变和骨髓微环境的深刻改变。然而,导致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JITC:科学家揭示二甲双胍依赖性的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机制
来自日本冈山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对一类名为CD8+ 浸润性T淋巴细胞(CD8TIL)进行研究,其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亚群,能特异性地攻击肿瘤细胞,而且会针对二甲双胍产生反应并改变细胞行为。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脊髓室管膜瘤肿瘤微环境和多种细胞的互作网络
室管膜瘤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上皮恶性肿瘤,常见发生于幕上、颅后窝和脊髓位置。与脑部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儿童不同,脊髓室管膜瘤多见于成人。手术切除是目前脊髓室管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是所有病人均具备全切除手术条件。对于不接受辅助放化治疗的次切除患者,肿瘤复发率高达50%-70%。因此,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对于临床室管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