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丨董俊超团队揭示去泛素酶USP7协同TGF-b调控抗体生成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以一个转录活性可以被抑制和逆转的细胞模型,证实了环挤压模型对于B细胞抗体区胚系转录的产生、抗体基因座三维构象及CSR过程的重要作用。
Mol Cancer:S100A6+肿瘤细胞在转移中至关重要,靶向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反馈回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转移策略
本研究建立了HCC的单细胞肿瘤异质性格局,并揭示了肿瘤细胞的三亚型分类。其中,S100A6+ EMT亚型具有以EMT上调和缺氧为特征的促转移表型,并伴有TGF-β-SMAD通路的激活。
Sci Adv丨吴允昆/郑清炳等解析不同噬菌体蛋白调节细菌DSR2抗噬菌体防御系统NADase活性的机制
本研究基于多结构与功能比较分析,破译了DSR2组装、TTP介导DSR2激活及DSAD1介导DSR2抑制的详细分子机制,提出了DSR2 NADase活性调控的模型。
里程碑时刻:David Baker团队利用生成式AI从头设计抗体,AI进入千亿美元抗体药市场
RFdiffusion是对当前的蛋白质设计方法的一次综合改进,能从头设计总长度达60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且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准确度。
8万人数据显示,抗炎饮食对心脏代谢疾病患者的认知有潜在保护作用
心脏代谢疾病患者采取抗炎饮食模式,相比促炎饮食,与痴呆症风险降低和大脑灰质体积增加、白质高信号体积减少有关。这一发现与一直以来对炎症在衰老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的认知相一致。
研究报道拟南芥m6A识别蛋白ECT8在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功能,为植物抗逆境提供新策略
该研究鉴定了ECT8作为一个拟南芥中m6A修饰的识别蛋白,对比发现其在盐胁迫等多种环境下的表达水平会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ECT8在盐胁迫条件下会增强其对含m6A修饰转录本的结合能力。
Nat Commun: ISB 1442抗体在治疗免疫肿瘤方面的潜力
本研究描述了BEAT®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在ISB 1442生成中的应用,ISB 1442是一种双特异性双异位抗体,能够通过多种效应机制诱导合成免疫,同时绕过几种削弱单特异性抗体活性的肿瘤逃逸机制。
Trends in Immunology:叶菱秀/孟飞龙团队总结DNA柔性对抗体超突变的作用
综上,该文章总结了近期关于DNA力学性质参与细胞生命过程的关键进展,指出AID通过感知ssDNA柔性调控抗体基因超突变并非一个孤立的案例。
中国学者一作Science论文,mRNA-LNP诱发了广泛中和抗体
该研究中的启动-加强免疫方案在高标准的临床前模型中已显示出对V3-聚糖类抗原的靶向激活和增强作用,这表明可以在GT启动后进行加强免疫。
Nat Commun | 微波消融与代谢重塑联手:南京医科大学周文斌/王水等合作实现肿瘤长期抗复发
该研究报道了微波消融治疗人乳腺癌后,外周CD8+ T细胞的记忆表型轻度增强,但外周CD8+ T细胞的代谢状态更多地依赖于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不利于记忆性CD8+ T细胞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