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通讯》揭示喝绿茶抗癌的分子机制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生物科学系王春雨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p53和EGCG之间存在一种前所未知的直接相互作用,并解释了EGCG如何增强p53的抗癌活性,从而为开发抗癌药物指明了新靶点。王春雨是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研究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具体机制的专家,他将p53描述为人类癌症中最重要的蛋白

2021-02-15

Cancer Re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活性被抑制的机制

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几种机制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例如,它们可以分泌将巨噬细胞(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转变成双重作用的因子,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并保护其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2021-02-13

科学家解码不同组织中p53的动力学变化特性 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p53 dynamics vary between tissues and are linked with radiation sensitiv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揭示肿瘤抑制蛋白的动态学

2021-02-23

Cancers: 抗癌药物的最新作用机制

近日,来自维也纳的生物模拟专家Chris Oostenbrink等人首次分析了癌症抗体药物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的作用机制,发现这些微小的分子运动具有关键意义。该研究已经发表在《Cancer》杂志上。

2021-02-04

安进靶向抗癌药sotorasib获美国FDA优先审查:治疗KRAS G12C突变肺癌!

sotorasib将成为第一个获批治疗KRAS G12C突变晚期NSCLC的靶向疗法。

2021-02-17

Nature:科学家揭示调节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1年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卵巢癌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大多数的卵巢癌患者都是在疾病晚期才被确诊的,据估计,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40%,引起这些不良结果的部分原因是科学家们缺乏有效的疗法来治疗晚期卵巢癌和癌症复发。目前免疫疗法在治疗很多癌症类型上都有一定的潜力,然而当前很多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并不会对当前的药物产生强烈的反应。近

2021-02-05

百合花促进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活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酸甘油脂类和多糖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等。本课题组从卷丹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山奈酚、咖啡酸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文献调研发现:山柰酚、咖啡酸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药理活性研究较多

2021-02-07

Mol Cell:揭示对癌症生长非常重要的聚合酶此前未知的双重功能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2021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作为DNA损伤最致死的形式,DNA的双链断裂必须被修复来防止细胞死亡;在开发疗法来治疗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难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过程中,科学家们旨在识别出新方法来阻断癌细胞利用DNA破裂修复的过程;而一项最新研究证明了聚合酶theta (pol theta)在修复功能中一种前所未知的能力,这或许有望帮助开发

2021-02-14

Nat Commun:抗癌药物有助于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

根据由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2月至4月间在意大利和中国进行的一项小型临床研究,使用抗癌药贝伐单抗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并加快康复速度。平均而言,血氧除标准治疗外,单次使用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的血脂水平,体温和炎性标志物显著改善。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21-02-07

研究发现RNA互补抑制Cas13活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荟研究组、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教授Dinshaw J. Patel研究组和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研究员丁建平研究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elf-cleavage prevention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