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激活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新机制

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健伟教授课题组合作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了题为“Sensing of cytoplasmic chromatin by cGAS activates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SARS-CoV-2 infec

2021-11-06

默沙东在美国提交molnupiravir紧急使用授权申请: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COVID-19!

molnupiravir是一种口服强效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1-10-13

Cell:在猴子、老鼠身上发现的RetroCHMP3基因有望作为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来阻断HIV、埃博拉和其他人类致命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在小鼠和猴子身上发现的CHMP3基因变体(即RetroCHMP3)如何干扰HIV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有包膜病毒复制。这种变体导致CHMP3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改变,破坏了有包膜病毒离开受感染细胞的能力,并阻止它们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2021-10-08

Cell子刊:干扰素功能类似物通过节肢动物中的整合素激活抗病毒 Jak/Stat 信号

果蝇Vago是一种小型抗病毒肽。其在库蚊中的同源基因是一种干扰素样细胞因子,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抑制病毒复制。

2021-10-09

Mol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PRMT7的精氨酸单甲基化控制MAVS介导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

研究人员证实PRMT7在体外和体内都负向调节MAVS介导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这显示了PRMT7和PRMT7介导的精氨酸单甲基化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

2021-09-22

Trends in Immunology:解码多层随机抗病毒IFN-I反应的动力学

I型干扰素(IFN-I)反应最初被认为是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作用,但现在IFN-I被普遍认为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如抗肿瘤反应、自身免疫表现和抗菌防御。鉴于这些关键作用,在体外、离体和体内病毒感染后,却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开始产生IFN-I。该研究强调需要创新的单细胞技术与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进一步揭示、理解和预测IFN-I系统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的复

2021-08-20

默沙东口服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进入3期临床:用于COVID-19暴露后预防!

molnupiravir是一种口服强效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1-09-02

默沙东向加拿大卫生部滚动提交molnupiravir: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COVID-19!

molnupiravir是一种口服强效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1-08-17

Science:先前接触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可增强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在以前接触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人身上发现的某些免疫细胞在自然感染期间和接种疫苗后都能增强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他们还报告说,这种“交叉免疫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2021-09-05

揭示哺乳动物干细胞利用抗病毒Dicer抵御多种RNA病毒入侵

2021年7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以前认为随着哺乳动物的进化而消失的重要机制有助于保护哺乳动物的干细胞免受SARS-CoV-2和寨卡病毒等RNA病毒的侵害。他们认为,这一发现有朝一日可能在开发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得到利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9日的Science期刊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