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哈尔滨医科大学团队发布中国各省焦虑/抑郁症数据

总体上来看,2021年,中国抑郁症患者达到5310万人,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10万人2875.7人,重度抑郁症和心境恶劣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为1426.5人和1485人。

2025-01-28

CGPM:机体抑郁症风险较高的女性往往更易于患上心脏病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任何抑郁症诊断的情况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群体中重度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或许就会增加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4-12-24

Brain Behav Immun:揭示机体炎症和抑郁症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测定了大量不同的生物学因素并在数据中识别出了特殊的模式。

2024-11-21

上海药物所×临港实验室合作发表Cell论文:基于结构发现新型抗抑郁小分子

该研究鉴定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内向开放构象特异性变构位点,提出了靶向该构象的抑制剂识别新机制——“瓣膜模型”。

2025-10-26

Cell重磅:华人团队发现,这种常用抗抑郁药物,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血清素转运蛋白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最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 SERT,显著增强了 T 细胞对抗癌症的能力,在多种癌症类型的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中抑制了肿瘤生长。

2025-05-25

西安交大马现仓/高媛团队揭示肠道菌群影响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抑郁症认知表型中的肠-脑轴相互作用,提示了通过靶向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来治疗抑郁症相关认知障碍的潜在策略。

2025-01-04

《自然》子刊:“童年阴影”将抑郁风险刻进基因!哈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是连接童年逆境与抑郁症的桥梁

基于人体血液的表观基因组DNA甲基化数据、童年经历和抑郁状态等数据,找到了70个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s)位点,并发现它们可以解释逆境与抑郁症状之间10-73%的相关性。

2024-12-09

Cell子刊:江南大学田培郡团队开发益生菌疗法,用于抑郁症治疗

具有3-吲哚-乳酸(ILA)生成能力的“精神益生菌”短双歧杆菌,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hR)信号来减轻神经炎症,从而发挥抗抑郁效果。

2024-11-03

诺华创新药物诺锐达®(盐酸阿曲生坦片)IgA肾病适应在中国获批

中国首个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开创非免疫治疗新纪元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