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竞争/捕食种间关系可促进抑制型基因驱动抑制目标种群

此外,蚊子(特别是传播疟疾的按蚊)的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影响,其数量可在潮湿雨季扩增,而在旱季则急剧下降。

2023-05-23

国家纳米中心碳纳米材料肠道微生物发酵过程分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肠道微生物发酵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生成内源有机代谢产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05-16

Nature:陈雷团队揭示人源UCP1识别小分子抑制剂和激活剂的机制

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对不同状态下的UCP1的结构进行解析,从原子水平上观察到了DNP和ATP是如何与UCP1结合并引起构象变化的,为深入理解UCP1的工作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

2023-06-21

科学家揭示了PPD是一种靶向CMA抑制剂,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好策略

自噬是细胞中的一种“自噬”现象,自噬小体包裹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受损的细胞器,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溶酶体。被包裹的内容物被自溶酶体降解,以实现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器的更新。

2023-06-20

华中科技大学王桂华团队揭示PD-L1甲基化抑制PD-1/PD-L1抑制剂效果

癌细胞利用PD-L1的表达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PD-L1的胞外结构域和PD-1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诱导PD-1的构象变化,从而通过抵消T细胞激活信号来抑制抗肿瘤免疫。

2023-06-02

PNAS:中科院陈春英课题组揭示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发酵成短链脂肪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Chen Chuny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作为碳源发酵成短链脂肪

2023-05-25

Clin Epigenetics:利用药物抑制人类EZH2可在体外促进胰腺导管祖细胞变成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样细胞

在一项新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贝克心脏病与糖尿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人类胰腺的导管祖细胞可以通过抑制EZH2酶的药物刺激再生β细胞样细胞(beta-like cell),从而为糖

2023-06-19

协同增效多种靶向药物,SHP2抑制剂有望成为抗癌的“百搭好拍档”!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抗击癌症也同样如此。拿各种靶向药来说,虽然它们在不断发展,但靶向单一基因变异,顶多也就是长期控制病情,耐药和疾病进展仍然无法避免,接下来的后线治疗中,往往就需要其它药物来支援了。

2023-06-15

小核酸药物:一种靶向Nanog的GMO-PMO嵌合体抑制小鼠肿瘤生长

磷二酰吗啉基寡核苷酸是一类独特的反义寡核苷酸,因为其核糖环被吗啉环取代,而阴离子磷酸骨架被中性磷二酸酯骨架取代。

2023-06-06

一种新的抑制腺病毒复制方法:CRISPR-Cas9靶向病毒E1a基因

识别DNA的CRISPR-CAS系统迅速发展成为编辑细胞DNA的工具。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