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新研究:人「出场顺序」很重要,人们对后来遇到个体描述会变得负面

Koch等人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社会感知机制的理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还不快学以致用一下!

2024-11-24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在大脑中长期潜伏!Cell Host Microbe揭示长新冠神经症状之谜

这项新研究表明,头骨骨髓和脑膜中的刺突蛋白浓度明显升高,甚至在感染数年后也是如此。

2024-12-10

Science:揭示H5N1血凝素单个突变可能增加这种病毒感染人体并在人际传播风险

实验表明,Q226L突变可以显著提高这种病毒靶向和附着人类型聚糖受体的能力。这种突变使这种病毒在人类细胞上有了以前没有的立足点。

2024-12-22

来自母亲“微生物礼物”!Cell Stem Cell:孕期机体微生物组或会影响后代机体干细胞生长

孕期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或许对于后代机体干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长期影响。

2024-12-19

Nature Genetics :肥胖与致癌基因突变复杂关联带来对癌症预防和治疗新启示

研究揭示了体质指数(BMI, Body Mass Index)与某些癌症中特定驱动基因突变之间的显著关联,并深入探讨这些发现背后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2024-11-22

Wellness揭秘不同加工程度果汁对健康影响

果汁饮料对健康影响复杂,与加工度、营养素、添加剂、消费者偏好有关。消费者选产品要查看标签,选加工好、添加剂合理的,如非热加工 100% 果汁,关注糖分,合理搭配食物。

2024-11-22

PCD & JPAH证实:积极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人类患19种慢性疾病风险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不运动或运动不足的患者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2025-01-13

Cell:宫颈阴道微生物组变化可以预测女性感染衣原体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细菌性阴道病实际上由两种亚型组成,其中一种亚型会显著增加衣原体感染的风险。

2025-01-31

Nature:张二荃团队证明调控昼夜节律核心组分RUVBL2是真核生物钟共同起源分子

该研究证实了 RUVBL2 作为核心生物钟组分的作用,还揭示了其 ATP 酶活性如何以类似于蓝藻中的 KaiC 的机制调节真核生物的昼夜节律。

2025-03-30

MP:发现血液中情绪信号!科学家发现,血小板上一个蛋白可评估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研究支持Gsα可能是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有跟踪或预测治疗反应的潜力。未来可以通过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治疗周期的试验来验证Gsα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效用。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