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代谢》:肝癌细胞会打劫!厦大团队发现,肝癌细胞能吸收携带糖酵解关键酶的囊泡,加速癌细胞增殖和肝癌进展
吴乔团队阐明了在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来源的lEV HK1可被肝癌细胞劫持,并通过对肝癌细胞的糖酵解进行代谢重编程,提高肝癌细胞的糖酵解效率,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加快HCC的进程。
《自然》重磅:浙大团队将植物光合系统植入动物细胞,让受损细胞恢复活力,有望成为退行性疾病新疗法!
记得初中生物课上,第一次学到光合作用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也能有叶绿体、可以光合作用,那岂不是晒晒太阳就饱了,就不用吃饭了,多省事儿啊。
《自然》:癌细胞惊现反常识运动模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发现,癌细胞在高黏度细胞外液中迁移更快
这项研究将高黏度细胞外液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阐述得十分明确,未来通过干预这些生物学过程,科学家们或许能发现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自然》:著名癌基因,有了新功能!科学家发现促癌蛋白会形成“保护泡”,防止癌细胞基因组崩溃
,当细胞的转录或复制过程发生应激反应时,由癌基因myc编码的MYC蛋白不再行使其转录因子的“职责”,而是在癌细胞中形成中空球状结构来保护癌细胞DNA双链。研究者们表示,如果能想办法破坏MYC多聚体
《自然》子刊:抵抗免疫衰老新机制!科学家发现,抗原呈递细胞竟会主动将端粒呈给T细胞,帮助T细胞延长寿命
Alessio Lanna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APC会“无私奉献”自己的端粒给T细胞,从而帮助T细胞“续命”,增强免疫应答并稳固长期免疫记忆。
JITC:科学家筛选到靶向PD-1/PD-L1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促进杀伤性T细胞进入肿瘤
众所周知,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短的半衰期,以及在肿瘤病灶中有更大的扩散速率[4]。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发靶向PD-1/PD-L1的小分子抑制剂。
《自然》子刊:苏州大学团队构建“特洛伊木马”工程菌,穿透血脑屏障,直捣胶质母细胞瘤
本项研究巧妙地利用了兼性厌氧型细菌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特异性定植在GBM肿瘤内部的特点,将其开发为药物递送的有效载体,再结合纳米颗粒光热诱发这样的非侵入性新型治疗手段,最终实现了对GBM的高效杀伤
《自然·癌症》:“催眠”癌细胞!科学家发现让癌细胞休眠,阻止乳腺癌肺转移的关键因子!
研究人员首先发现在乳腺癌进展和转移的过程中,癌细胞的EMT表型随休眠和增殖状态的改变而发生转变;接着,筛选和鉴定出转录因子ZFP281是乳腺癌细胞扩散和休眠的关键调控基因;最后,机制探究发现ZFP28
《自然评论·癌症》: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免疫疗法的下一个“引爆点”!
说到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CAR-T疗法,CAR-T治疗血液系统癌症确实表现出色,让许多患者达到了长期缓解,乃至实现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