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遗传性血管水肿(HAE)创新产品!美国FDA批准武田Takhzyro(拉那芦人单抗)单剂量预充注射器!

Takhzyro是第一个治疗HAE的单抗药物,可特异性结合并抑制血浆激肽释放酶的活性。

2022-02-24

Nature Medicine:科学家发现脑血管生成及完整性维持新机制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血管壁形成的血管瘤样病变,一旦破裂便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导致死亡或严重残疾。尽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可以确定具有增加颅内动脉瘤风险的常见遗传变异,但对于其具有较大影响的遗传变异仍未明确。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题为“PPIL4 is essential for brain angiogenesis and im

2022-02-19

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一项新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上升至1000万,新病例数跃升至2300多万。2010年,全世界癌症死亡总数为829万,新发癌症病例数为1870万;到2019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了20.9%和26.3%。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是2019年全球疾

2022-01-06

万人10年随访,超加工食品摄入过量与心血管病史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38%有关

我们身边真是太多重油、重盐、重糖、重添加剂的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想要避开它们着实不易。所谓UPF,是指那些工业化生产,至少包含5种添加剂的食品。饼干、糖果、方便面、碳酸饮料都是典型的UPF。多数UPF营养价值低,能量密度高,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速衰老,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

2022-01-16

PNAS:复旦大学赵冰樵团队揭示小分子药物MLN4924改善脑卒中神经血管损伤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冰樵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The NEDD8-activatingenzyme inhibitor MLN4924 reduces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m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小分子药物“MLN4924

2022-02-17

AJCN:连续5年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或许并不会降低人群患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风险!

2022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机体维生素D的不足或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补充维生素D的好处证据或许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题为“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preven

2022-01-14

附属九院血管外科5项学术研究成果获新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指南引用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新版《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临床实践指南》自2015年以来首次更新,新版指南重磅公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陆信武教授团队的5项学术研究成果获新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CVD临床实践指南引用,为CVD规范化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欧洲血管外科学会CVD临床实践指南为CVD的规范化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是世界

2022-02-02

Cell Research:我国科学家重构哺乳动物血管发育早期的动静脉特化模式

  心血管系统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形成并执行功能的系统,深入了解血管的起源、命运决定、谱系发生等的调控机理对于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进而寻找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但哺乳动物胚胎血管发育早期,动静脉命运决定的细胞演进和分子事件仍不清楚。近日,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的一项题为“Heterogeneity in en

2022-02-11

科学家揭示红肉增加机体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分子机制!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富含红肉的饮食方式如何增加机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1-12-30

科学家发现,血管巨噬细胞存在嗅觉受体,与血液中的辛醛互作引发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动物和人来说,鼻子是非常重要的感官。气体被吸入鼻子后,这些挥发性小分子作用于鼻子内的嗅觉受体(也叫嗅觉感受器),再通过嗅觉神经把信息传送给大脑。但你知道么,动脉中的免疫细胞也能“闻味儿”,还会由此引发心血管疾病!来自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Klaus Le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人类动脉中的巨噬细胞表面存在嗅觉受体OR6A2,能够与一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