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Rep:睡眠不好或会让中年人群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近3倍

睡眠不好的个别方面或许不利于机体心脏健康,但如果将其结合起来,或许就能让机体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41%,相关研究结果“Sleep health compos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across sex and race”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2022-02-19

睡眠不足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三倍!

在快节奏的工作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下,现今很多人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更是令人堪忧,睡眠不足几乎成了年轻人的生活常态。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易打破人体的昼夜节律,进而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近日,一项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佳会使人体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41%。为了评估人的睡眠质量与心脏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南

2022-02-13

Science:哈佛大学用人类心脏细胞造了一只鱼,可持续游动108天

  心脏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生命不息跳动不止。但是心脏规律的跳动并不是由大脑发出的指令,而是心脏中的心肌细胞控制着整个心脏的跳动。然而,控制该过程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受到斑马鱼的形态和运动姿势的启发,来自哈佛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人类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培育出了完全自主的生物杂交鱼。该研究以:An autonomousl

2022-02-14

Cell子刊:孙联康等发现肝星状细胞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

  肝内胆管癌是肝脏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与肝癌。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和进展不仅与肿瘤细胞自身的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调控有关,还受到肿瘤微环境的调节。肝脏肿瘤微环境成分包括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外基质等组成。在健康肝脏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处于静息状态,胞质内储存大量富含维

2022-02-10

Circulation :熬夜不睡,心脏遭罪!我国学者揭示生物钟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昼夜节律紊乱,如熬夜不睡、夜班工作,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其中,也与心脏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不清楚心脏分子时钟功能障碍是否与自然发生的人类心脏病进展有关。核受体 Rev-erbα/β 是生物钟的关键组成部分,已成为心脏病的药物靶点,但心脏 Rev-erb 的功能在体内尚未得到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孙正,中国医学科学院宋江平,和中国温州医科大

2022-02-03

Nat Commun:将p53 mRNA纳米疗法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相结合或能重编程免疫微环境 从而有效治疗肝癌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mRNA纳米颗粒对肝癌中的肿瘤微环境实现了重编程,这种类似于在COVID-19疫苗中使用的技术或能帮助恢复p53主要调节基因的功能,p53是一种在肝癌和其它多种类型癌症中发生突变的肿瘤抑制子;当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法结合时,p53 mRNA纳米颗粒方法不仅能诱导对肿瘤生长的抑制,还能明显增加实验室肝细胞癌模型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2-02-12

JIC:新型种系生物标志物特征或能帮助预测患者接受抗PD1/PDL1检查点疗法所产生的副作用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新型的种系生物标志物特征,其或能成功预测哪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往往发生在高达十分之三的接受抗PD-1/PDL1疗法的患者中,这种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2022-02-08

Nature Communications :大自然数十亿年前创造的细菌基因,被用来治疗人类心脏

  钠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存在的一种允许少量的钠离子顺其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内的蛋白质通道。在心脏中,钠离子通道告诉心肌细胞何时收缩并传递信号,从而让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对于疾病或创伤导致心肌细胞受损,通常会导致心脏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脏疾病。通过基因治疗,将负责产生钠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导入心脏细胞,从而增强心脏细胞的电兴奋性和动作电位传导,可以

2022-02-07

剔除基因Brm可让心脏细胞前体细胞转化为脑细胞前体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仅剔除一个基因就可让注定要成为心脏细胞的干细胞突然变成了脑细胞的前体细胞。他们的偶然观察颠覆了他们对干细胞如何转化为成体细胞并在成熟时保持其身份的认识。

2022-01-31

心脏昼夜节律需关注

无论是生活所迫夜班不断的打工人,还是辛苦一天放松熬夜的修仙派,长时间的昼夜节律紊乱,往往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伤害,心源性猝死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后果,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打破了人体生物钟的平衡。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次,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都有昼夜节律,来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变化。2017年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