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研究表明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的增加

根据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的增加。这项以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首次表明,不吃饭(比如不吃早饭)会在大脑中引发一种对免疫细胞有负面影响的反应。

2023-02-28

Circ Res:向心壁注射一次弹性蛋白原可逆转心脏病发作后受损心脏组织的弹性丧失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西米德医学研究所、悉尼大学和西米德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方法来逆转心脏病发作后受损心脏组织的弹性丧失。

2023-01-19

Circulation:细胞重编程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后所造成的机体心脏纤维化

来自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帮助修复遭受慢性心脏病发作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损伤。

2023-01-06

导致中国人喝酒脸红的基因突变,还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华人团队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ALDH2*2基因突变诱导了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而SLGT2抑制剂(SGLT2i)可以预防和缓解这种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2023-02-08

Science:利用CRISPR-Cas9对CaMKIIδ进行碱基编辑可保护哺乳动物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有可能在小鼠身上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2023-01-30

Research:中国科学家绘制出发育中心脏的脂质组蓝图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发育中的心脏的脂质组蓝图,其或有望帮助揭开心脏结构和代谢成熟背后的动态膜脂质特性。

2023-01-12

Nat Aging:增加核纤层蛋白C的水平有望延缓心脏衰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Adam Engler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于2022年12月22日在Nature Aging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有助于推进人们对心脏如何衰老的理解。

2022-12-31

西南医学中心开创新型基因编辑方式,可永久性恢复心脏病严重损伤,已完成概念验证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缺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即使恢复供血,组织功能也无法完全恢复。这种损伤常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发生。

2023-01-20

Research;揭示心脏结构/代谢成熟过程中的动态膜脂特征

心脏是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时期第一个发挥功能的器官,早期结构发育的异常和出生后脂质代谢的紊乱都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脂质作为心肌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组成,在发育过程中,对于分布在膜上蛋白功能的正

2022-12-23

Circulation:新研究发现极热或极冷的温度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暴露在极热或极冷的温度下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它对全球40年来的3200多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分析显示,与气候较为温和的日子相比,在温度最高或最低的日子里,死亡人数更多。相关研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