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亚实性肺腺癌结节肿瘤环境特征

   随着低剂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技术在肺癌筛查中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比例大幅度提高[1]。依据在CT下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和亚实性两类,而亚实性结节(Subsolid Nodule, SSN)又可根据有无实性成分进一步分为磨玻璃结节和部分

2021-02-05

给药途径再获突破,可溶解针给药技术掀起医美新浪潮

  一直以来,临床医疗给药方式各有不同,也各有优劣。日前,除了传统的口服药剂、注射针剂、外用涂抹等方式以外,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可溶解微针透皮给药技术正在成为业界的关注热点。可溶解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不仅可实现精准给药,还能通过简便的操作让患者获得良好体验。

2021-02-09

纳操作机器人外泌体原位探测研究获PIBB封面刊载

   近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的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知名SCI期刊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1, 48(1): 100-110)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微纳操作机器人在外泌体原位探测方面的最新成果(Na

2021-01-28

研究通过计算机蛋白质设计实现温和条件下塑料的生物降解

塑料工业在给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导致大量废旧塑料垃圾的产生。由于其固有的硬度、强度、耐用性及稳定性需求,废弃塑料制品无法自动降解,长期暴露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塑料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填埋和焚烧,这种“生产-废弃-处理”的单向过程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无法从源头解决“白色污染”问题。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Richard C.Th

2021-01-24

分子手性可控组装方面获进展

  β-淀粉样蛋白多肽的核心识别序列—苯丙氨酸二肽不仅具有超强的自组装能力、易于化学修饰和生物降解等优点,还具有天然的手性特征。以苯丙氨酸二肽作为模仿生物体手性组装的简易模型,对于理解Aβ纤维的结构基础、构建超分子手性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李峻柏研究团队在短肽分子的可控组装与功能化调控方面

2021-01-08

诺和诺德美国提交申请:每周1次Ozempic(司美格鲁)高剂量2.0mg用于强化治疗!

与1.0mg剂量相比,2.0mg剂量强化治疗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

2021-01-25

喀斯特稻田土壤氧生物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2021-01-14

维昇药业宣布其TransCon C-型利钠II期中国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2021年1月7日,中国 上海 / 专注于内分泌相关疾病治疗的维昇药业(VISEN Pharmaceuticals)今日宣布其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递交的注射用TransCon CNP(TransCon C-型利钠肽)用于软骨发育不全(ACH)患者的II期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得批准,即将在中国开展ACcomplisH China临床试验,实现

2021-01-07

诺和诺德欧盟提交申请:每周1次Ozempic(司美格鲁)高剂量2.0mg用于强化治疗!

与1.0mg剂量相比,2.0mg剂量强化治疗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

2020-12-30

创®神通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国内获批上市

  近日,由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神通”)自主研发的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上市注册证,该产品可应用于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援引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数据指出,我国缺血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