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空间多组学“破译密码”!新型人工智能算法TACIT有望加速癌症诊断和疗法决策

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TACIT的创新技术,其有望为空间多组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2025-06-27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DNB阵列构建的空间分辨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平台

Stereo-cell建立了一个具有空间和多模式能力的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整合框架。该平台克服了现有方法的关键限制,提高了分析细胞间相互作用、微环境和亚细胞基因表达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精确度。

2025-08-26

Nature Methods:当百年病理学遇见AI——iSCALE赋能H&E图像,预测细胞级空间转录组

iSCALE 的诞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在大尺度上探索组织微观世界的游戏规则。

2025-09-18

中国学者一作Nature论文:绘制转移性胰腺癌转录组可塑性空间图谱

不同患者的原发灶与其多器官转移灶之间缺乏统一的克隆进化模式,即使在同一器官内部,也可观察到多个独立克隆亚群的共存。此外,癌细胞的谱系表型与其克隆起源无严格对应性,而是显著地与其所处的肿瘤微环境相关联。

2025-04-27

研究揭示十字花科果实形状多样化的调控机制

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重建的STM正反馈环,可诱导果瓣表皮细胞产生额外的细胞分裂进而改变果实的形状。

2024-12-29

我国学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新物种,其已进化出适应极端太空环境的能力

该研究基于表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基因组注释,表明发现于中国空间站的菌株 JL1B1071T 是尼尔菌属中的一个新物种,并建议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新物种。

2025-05-19

Nature Methods:肿瘤进化的空间图谱:CalicoST算法揭示癌症克隆的基因组与空间演化

CalicoST算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从SRT数据中精确推断等位基因特异性拷贝数变异(allele-specific CNAs)。

2024-11-23

北大校友一作Cell论文:让空间站“脏一些”,可以改善宇航员健康

这项研究提示我们,如果我们真的希望生命在地球之外繁荣发展,就不能只是把“生命之树的一个小枝条”发射到太空,然后指望它能成功。

2025-03-11

Nature Methods:肿瘤进化的空间图谱,CalicoST算法揭示癌症克隆的基因组与空间演化

CalicoST算法的诞生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能够从空间转录组数据中推断出肿瘤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拷贝数变异,还能够重建肿瘤克隆在空间中的进化轨迹,绘制出肿瘤演化的“进化地图”。

2024-11-10

安徽省立医院发表Nature论文:孙成/刘连新团队利用空间多组学+AI,开发出肝癌复发预测系统

该研究通过整合空间多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AI)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空间免疫特征的新型肝细胞癌(HCC)复发预测系统——TIMES(肿瘤免疫微环境空间评分系统)。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