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 苏州大学胡士军/沈振亚等合作:中国空间站上的第一项宇宙生物学研究

研究团队指出,hiPSC衍生的心肌细胞(hiPSC-CMs)可以模拟微重力对人类心脏的影响,并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太空飞行期间发现了细胞水平上的钙处理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2024-04-19

Science | 北京大学胡家志团队解析哺乳动物DNA复制叉的空间构型

该研究开发了DNA复制相关的原位HiC (Repli-HiC)试验来研究涉及复制叉的染色质相互作用。

2024-03-16

【议程公布】探索无限可能—2024空间多维组学创新转化研讨会4月12日上海开幕!

2024空间多维组学创新转化研讨会将于4月12日在上海召开!

2024-03-21

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中环形RNA深度学习算法取得进展

CIRI-deep可以实现多种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差异剪接环形RNA的可靠预测,并在单细胞及空间水平实现细胞类型特异环形RNA的准确解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2024-02-21

Nat Mater | 陈小元/杨震/晁洁通过DNA折纸技术,在空间上控制CD95信号诱导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耐受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利用可编程DNA折纸来调节炎症滑膜组织中活化免疫细胞的CD95诱导死亡信号的策略,以建立局部的RA逆转免疫耐受。

2024-04-14

Nature Methods | 复旦大学原致远/中国科学院赵屹合作为空间聚类方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

该研究比较分析发现了当前方法的几个局限性,包括识别小区域的挑战,缺乏多切片分析能力和大规模可扩展性问题。

2024-03-20

空间几何约束诱导细菌与宿主细胞粘附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空间几何约束微环境调控细菌-细胞界面粘附的力学生物学机制,也为抗生素辅剂的筛选和临床上改善细菌抗生素治疗方案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2024-02-15

《盗梦空间》真实嘛?人为何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做梦?PNAS:神奇清醒梦(LD)背后的神经认知机制

人类对LD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可能起源于东方的冥想。目前研究指出,清醒梦在本质上是异质的,涉及到各种认知过程,使当事人拥有认知梦境的洞察力。

2024-02-01

Nature:陈晓东/刘志远团队等开发水驱动的形状自适应柔软可拉伸电极

论文第一作者易俊琦从蜘蛛丝中汲取灵感,基于聚环氧乙烷和聚乙二醇-α-环糊精(PEG-α-CD)包合物研发出一种水响应性超收缩聚合物薄膜——WRAP薄膜。

2023-12-17

研究揭示人类颅顶形状背后的复杂遗传学

匹兹堡大学和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影响人类头部形状的基因,并将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该结果有助于解释人类头部形状的多样性,也为研究颅骨疾病(如:颅缝早闭)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潜在的重要线索。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