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隋建华团队,在靶向CD98的广谱抗癌药上取得重要进展!
他们利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出了一个高效、且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抗CD98抗体(S1-F4),并通过基于分子结构的抗体工程学,开发出了一种具有pH依赖性的变体(H15L54)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一类具有广谱抗癌活性的USP25/28抑制剂的鉴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SP28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靶点。为了鉴定其抑制剂,研究者筛选了10万个合成化合物文库,发现了3个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CT1001-1003。
Nature:叶酸转运蛋白为抗癌药提供线索,或推动癌症免疫疗法成功
该研究报道了人源SLC19A1识别CDN、叶酸及抗叶酸等不同底物的分子基础,揭示了其独特且多样的底物识别机制,并鉴定了SLC和MFS家族的一种全新底物识别模式。
《细胞》:北京大学团队发现,一种水稻蛋白能激发广谱抗癌效应
miRNA对于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细胞周期调控中,miRNA可以通过靶向和抑制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从而实现对细胞增殖的抑制。
Cell 子刊:蜘蛛丝增强p53抗癌能力,有望开发出广谱mRNA癌症疫苗
p53是一个拥有广泛而强大功能的抑癌基因,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带有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发展、治疗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驱动力。自1979年p53基因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是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学的“明星分子”。在Pubmed数据库中用p53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超过十万篇文献。在 Nature 杂志2017年的一项统计中,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抗癌药有助于清除隐藏的HIV病毒
艾滋病(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据联
抗癌药临床前效果突出,上临床就不行了,问题出在氧气浓度上?
众所周知,癌细胞有着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代谢活动。因此,靶向癌症相关的代谢通路已成为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靶向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却在后续的临床研究中遭遇“滑铁卢”。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题为:Tumor collec
新加坡最新研究显示抗癌药或可预防手足口病患者出现脑部并发症
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患者,感染后一般只会出现咽部疼痛、发烧、口腔溃疡与皮疹等轻微症状,偶尔会出现病毒感染脑部,导致认知或运动障碍,甚至死亡的情况。目前没有针对该病毒的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造成手足口病的肠病毒A71型(EV-A71)可通过人体内名为外周蛋白(peripherin)与Rac1的两种蛋白